当社交场合因为口臭陷入尴尬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肠胃不好”,其实可能是牙周炎在“搞事情”。这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牙菌斑生物膜堆积、牙结石附着、龈下菌群失调这三个原因,不断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口臭特别顽固。有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口腔里的硫化氢浓度比健康人高很多,再加上牙龈退缩后牙菌斑更容易堆积,口臭就会陷入“越积越臭”的恶性循环。
专业治疗:先把牙周的“脏东西”清干净
对付牙周炎引起的口臭,得分步骤治疗。基础治疗是每3-6个月做一次龈上洁治(也就是洗牙),清除牙齿表面能看到的牙结石;如果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就得做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把牙龈下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彻底清理干净,破坏细菌生存的“生物膜”。辅助治疗要根据个人情况定,治疗后48小时内别吃太烫的东西,避免伤口再受伤。
日常护理:每天做好这几件事,帮口腔“防菌”
- 刷牙要讲方法:用改良Bass法——牙刷斜45度压在牙龈和牙齿交界的“龈沟”处,每个牙面用短幅度小震颤刷至少15次。选电动牙刷建议用圆形刷头,震动频率在3万到4万次/分钟,注意别太用力,不然会伤牙龈。
- 牙缝也要清洁:牙缝超过0.6毫米用牙缝刷,顺着牙缝45度插进去;牙缝小的用牙线,拉成“C”字形贴住牙面刮,别硬拽,避免扯伤牙龈。
- 舌苔别忘刷:用舌苔刷从舌根往舌尖轻轻刮,每周3次就行,刷太勤会伤味蕾。
- 漱口水别乱⽤: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要听医生建议,每天用不超过2次,连续用多久也得问医生,不然可能让牙齿染色。
饮食调整:吃对食物,帮口腔菌群“变健康”
吃什么直接影响口腔菌群平衡,建议这样吃:
- 多吃多酚类食物:绿茶、蓝莓里的类黄酮能抑制有害菌活动;
- 多吃粗纤维:苹果、芹菜这类食物能促进唾液分泌,相当于“天然清洁”;
- 多吃益生元:香蕉、洋葱里的低聚糖能让有益菌变多;
- 少吃精制糖:蛋糕、奶茶里的糖会让细菌产生更多酸性物质,加重口臭;
- 控制蛋白质:别吃太多蛋白质,不然细菌分解会产生难闻的胺类物质。
长效管理:定期检查+居家自检,别等口臭变严重
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牙周检查,重点看牙龈动不动出血、牙周袋有多深。自己在家可以用手捂住口鼻呼气,如果闻到明显臭味,赶紧去看医生。早上起来口干的人要加强晚上护理——因为唾液少了,菌斑代谢物会变浓,味道更重。
其实,只要系统治疗加科学护理,大部分牙周炎引起的口臭3-6个月就能改善。口腔健康靠“长期维护”,关键是养成能坚持的护理习惯。如果口臭一直不好,建议找多个科室医生看看,排查鼻子或肠胃有没有潜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