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急诊科接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里,不少都和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有关。这种常见消化道毛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加上肠道菌群乱了套导致的——现在很多人饮食不规律、熬夜作息乱,肠道微生态容易失衡,得急性肠胃炎的风险会更高。
典型表现和要警惕的信号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典型的就是突然肚子绞痛,跟着恶心呕吐,接着拉水样便。有几个信号得特别小心:一直高烧不退、呕吐物有黄绿色胆汁或血丝、拉肚子时人迷糊。还有些人出现脱水(比如口干、尿少)还拖着不去医院,这会造成电解质紊乱,甚至影响心脏,得早重视。
家庭护理要一步步来
发病急性期先别吃固体食物,停2-4小时,喝水要小口多次,避免喝太快加重肠胃负担。等情况好转进入恢复期,要吃低纤维、好消化的食物:香蕉能补钾,米饭能维持体力,苹果泥有果胶帮着收涩肠道,烤吐司好消化。这时候暂时别喝牛奶、吃高纤维的东西(比如芹菜、韭菜),避免刺激肠胃。
药物别随便用
如果只是拉水样便,能吃点吸附类的药帮忙,但要和其他药隔开时间吃。要是发烧或者大便有脓血,得赶紧去医院查病原体。特别要提醒的是,抗生素不能随便吃——得确定是细菌感染才能用,别自己瞎买着吃,反而会打乱肠道菌群。
预防复发做好三件事
想减少复发,得抓好三个关键:第一是饮食卫生,生熟食物一定要分开处理(比如切生肉的刀别再切蔬菜),菜要彻底做熟,剩菜别放超过半天(夏天天热更要注意);第二是养肠道菌群,多吃全谷物、菌类(比如香菇、木耳)、黏糊糊的蔬菜(比如山药、秋葵)这些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肠道里的有益菌生长;第三是家里备点补液盐和基础消毒用品(比如酒精棉片、消毒湿巾),万一有点不舒服能及时处理。
特殊人群要多留意
孩子得急性肠胃炎时,要注意看囟门有没有凹陷、哭的时候有没有眼泪、尿是不是比平时少——这些都是脱水的信号,得赶紧补水;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弱,更容易被细菌感染,最好定期做下肠胃检查;孕妇要是一直吐个不停,别以为是正常孕吐,得小心是不是妊娠相关的并发症,赶紧去医院查体内的体液平衡。
最后要记住,规律作息、不熬夜也能降低复发风险。要是症状超过48小时还没好,或者出现尿少、皮肤捏起来不回弹、头晕心慌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查大便常规和电解质。其实对付急性肠胃炎,关键就是懂点科学知识,平时做好预防,发作时正确护理,别乱用药——这样才能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