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作为修复缺牙的常用方法,不少人戴了会觉得不舒服,比如松动、疼,临床统计超六成佩戴者都遇到过这类问题,不过找专业医生调整后,大多能明显改善。其实假牙不舒服,主要和口腔结构变化、假牙设计形状,还有咬合关系没调好有关。
假牙松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牙槽骨萎缩是假牙松动的核心原因。牙齿掉了之后,牙槽骨每年会萎缩1-2毫米,前三年缩得最快。要是骨吸收超过0.5毫米,传统假牙和口腔黏膜之间就容易有空隙。这时候可以做“重衬”——在假牙基托内层加一层硅橡胶或丙烯酸材料,能让贴合度提高到90%以上。现在还有软质衬垫材料,能缓冲压力,固位力比传统硬质材料强3倍,但得每2-3年换一次才能保持效果。
黏膜损伤怎么预防
80%的牙龈疼是因为假牙边缘压得慌,上颌腭部和下颌舌头旁边的位置最常见。医生调整的时候会用咬合纸测试:把0.1毫米厚的咬合纸放在假牙和黏膜之间,反复咬几次就能标出压力大的地方。磨的时候要“少量多次”,每次去掉的材料不超过0.3毫米。千万别自己磨,不然会破坏假牙的封闭性,吸附力下降不说,还可能磨出锐利边缘,越磨越疼。
咬合不舒服怎么调
正常情况下,上下牙咬合的接触时间差要小于0.1秒,超过0.2秒就会觉得嚼东西没劲儿。现在有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精准找到咬合接触点,调整人工牙的倾斜角度就能重新平衡。还有个“三点定位法”,前牙区两个点、后牙区一个点,形成稳定支撑,侧脸动的时候至少保持两个点接触。建议每12-18个月调一次咬合,避免因为牙槽骨萎缩导致咬合高度变了。
不舒服了该怎么找医生修复
要是假牙一直不舒服,得按五步来处理:先临时用保护垫缓解疼痛;记下不舒服的场景,比如是吃饭、说话还是不动的时候;带好所有假牙配件去看医生;做口腔三维扫描看看骨量;最后制定个性化修复计划。临床数据显示,系统修复后,假牙能用8-10年,咀嚼效率能恢复到天然牙的70%-80%。
假牙维护别踩这三个误区
- 清洁误区:硬毛牙刷容易把假牙基托划出划痕,得用软毛的义齿刷,配合中性清洁剂。
- 浸泡误区:含氯消毒液会腐蚀金属支架,最好用专用的酶清洁片。
- 存放误区:长期干放会让材料变形,得泡在冷水里,每天换水。
戴新假牙得有2-4周的适应期,先从软的食物开始,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要是出现一直疼、黏膜长小疙瘩或者味觉变了,得赶紧查是不是假牙变形、材料过敏,或者有其他全身毛病。每年做1-2次口腔检查,能有效预防并发症,让假牙一直保持好用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