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换季,不少人就开始频繁揉鼻子、擦鼻涕,纸巾不离手,别提多难受了。这种看似普通的流鼻水,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捣鬼。最新研究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已经超过18%,还在逐年上升。对付这个“磨人的麻烦”,得先建立科学认知,再用系统方法应对。
过敏原:隐形的“过敏刺客”
过敏性鼻炎的本质,是免疫系统“过度紧张”——把花粉、尘螨、霉菌孢子这些本来无害的东西当成了“敌人”,触发了不必要的炎症反应。2023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研究指出,我国北方主要是蒿草花粉过敏,南方则更多是尘螨惹的祸。要针对性应对,首先得搞清楚“敌人是谁”,建议做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查过敏原,别盲目乱忌口或扔东西。
环境控制是最基础的防线。用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能把室内过敏原浓度降60%以上;用60℃以上的热水洗床单、被罩,能有效杀死尘螨;潮湿地区把室内湿度控制在40%-50%,霉菌就不容易繁殖了。如果对花粉过敏,晴天出门记得戴N95口罩,回来后用生理盐水冲鼻子,再换身衣服,能减少过敏原残留。
药物:精准缓解症状的“帮手”
当过敏症状发作时,规范用药很重要。新一代抗组胺药起效快(30分钟就能见效)、作用久(能管24小时),而且没那么容易犯困。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炎症的“核心武器”,连续用3个月,症状能减轻40%-60%,但得规律用——不能想起来才用,突然停药可能会反弹。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同时有哮喘的患者更合适,但2021年FDA提醒,它可能引发神经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局部减充血剂虽然能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用不能超过7天,不然可能变成药物性鼻炎,反而更麻烦。
免疫疗法:从根源改善的“长期方案”
如果长期被过敏困扰,特异性免疫治疗(也就是脱敏治疗)是更根本的选择。2022年《世界过敏组织指南》推荐,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能调节免疫系统,坚持3-5年,70%的患者能获得长期缓解。不过这种疗法适合尘螨、花粉等单一过敏原的患者,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
日常护理也不能少:早上用37℃的生理盐水冲鼻子,能把夜里积的过敏原和分泌物清掉;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但雾霾天别出去;饮食上多吃点富含Omega-3的食物(比如深海鱼、亚麻籽),少吃高糖高脂的东西,研究显示这样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现持续性嗅觉减退、单侧一直鼻塞,或者耳朵发闷的情况,得警惕鼻息肉、中耳炎这些并发症,赶紧去医院查。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过敏原,动态监测病情变化。过敏性鼻炎不是“小毛病”,规范治疗能大大提升生活质量——千万别忍着不看医生,早干预早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