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连打好几个喷嚏?工作时突然连续打喷嚏影响交流?这些情况可能和鼻腔的慢性炎症有关。我国鼻炎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不少患者都有频繁打喷嚏的症状。下面就来说说三种常见的鼻炎类型,以及对应的应对方法。
一、过敏性鼻炎: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了
当接触到花粉、尘螨这类外界物质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反应过度”,引发鼻腔黏膜炎症。典型症状就是一阵一阵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还会鼻痒。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和它的发病关系很大,城市里得这种鼻炎的人越来越多,春秋季节花粉多的时候,症状更容易加重。
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腔对环境变化太敏感
鼻腔里的血管对温度、湿度变化特别敏感,一冷一热的刺激就容易诱发症状。患者常出现交替性鼻塞、一阵一阵打喷嚏,情绪波动也可能让症状变重。临床观察到,长期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得这种鼻炎,环境温差大的时候症状更明显。
三、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炎:慢性炎症悄悄发展
这种鼻炎没有典型的过敏症状,主要是一直鼻塞,流黏糊糊的脓鼻涕。常规的抗过敏治疗效果不好,得通过专业检查才能确诊。研究发现有些患者鼻腔里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说明免疫系统也参与了发病。
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建议试试这些应对方法:
- 明确诊断:先去耳鼻喉科做系统检查,比如过敏原筛查、鼻内镜检查,分清是哪种鼻炎;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定期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滋生;别接触香水这类刺激性气味;
- 鼻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黏膜湿润;
- 生活方式调整:适当多吃点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游泳时戴鼻夹,避免氯水刺激鼻腔;
- 规范就医:如果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都没缓解,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评估病情,防止出现并发症。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鼻炎治疗方法不一样。过敏性鼻炎可能需要用抗组胺药或脱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可以试试神经调节疗法;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炎要根据炎症轻重选治疗方法。所有治疗都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常防护可以记住“三防”原则:防尘螨(定期用高温洗寝具)、防霉变(控制室内湿度)、防刺激(别接触化学挥发物)。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能帮着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但别过度疲劳,不然会影响鼻腔黏膜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