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颚肿痛别当上火!根尖周炎拖延风险全解析

健康科普 / 防患于未然2025-11-15 08:29:0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09字
通过解析根尖周炎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系统阐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居家护理要点,帮助公众建立科学防治观念,降低牙源性感染风险,维护口腔健康安全。
根尖周炎牙龈肿痛根管治疗口腔卫生牙髓感染X线检查急性炎症牙槽脓肿开髓引流抗生素使用疼痛管理牙齿修复饮食禁忌定期洁牙口腔急诊
上颚肿痛别当上火!根尖周炎拖延风险全解析

上颚一直肿、牙龈还刺痛时,很多人会以为是普通“上火”,但口腔科临床发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根尖周炎的信号——它是牙髓感染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组织引起的特异性炎症。如果没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全身炎症反应。我国成年人根尖周病的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但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恢复得不错。

临床症状怎么识别?

根尖周炎的表现分阶段:

  1. 疼痛变化:初期可能只是咬东西疼或隐隐作痛,随着炎症发展,会变成自己突然跳着疼,晚上疼得睡不着;
  2. 局部变化:牙龈红肿的范围会慢慢变大,能摸到肿起来的地方有波动感,敲一下患牙会很疼,牙齿还会有点松动;
  3. 全身反应:严重的话会发烧到38℃以上,下巴下面的淋巴结肿起来一碰就疼,有的甚至张不开嘴。

怎么确诊?要做这些检查

确诊需要结合多方面:

  • 临床检查:医生会用探针查牙周袋深度,敲一敲确定哪颗牙有问题,看看牙龈肿得有多厉害;
  • 影像学检查:数字化X光片能看到牙根尖周围的阴影,三维CT能更准确地找到病变范围和骨头破坏的程度;
  • 牙髓活力测试:用冷热刺激或者电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有没有活力,帮着区分是不是其他问题。

急性期先这么处理

发病初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急诊处理主要有这几点:

  • 开髓引流:打通引流通道,把根尖区的压力放出来,快速缓解疼痛;
  • 药物控制:遵医嘱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局部消炎的漱口水减轻炎症;
  • 冷敷护理:发病48小时内可以间断冷敷,每次15分钟,中间隔1小时再敷。

根管治疗要走这些步骤

现在的根管治疗是标准化流程:

  1. 显微根管预备:用显微镜帮忙准确找到根管口,把里面的感染组织清干净;
  2. 根管消毒:用次氯酸钠溶液冲洗,再配合激光杀菌;
  3. 三维充填:用生物陶瓷类材料把根管填严实,防止细菌渗进去;
  4. 冠方封闭:治疗期间戴临时冠保护牙齿,治好后做永久修复体;
  5. 定期复查:术后3、6、12个月要拍X光片,看看牙根尖周围的组织有没有长好。

在家要注意这些护理

  • 饮食方面:别吃超过60℃的热东西,也别吃太硬的食物,尽量不用患侧嚼东西;
  • 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缝刷,遵医嘱用0.12%氯己定含漱液;
  • 热敷消肿:急性期过了可以改成热敷,促进炎症消下去,每次别超过20分钟;
  • 按时复诊:治好后每半年要做一次牙周检查和维护治疗。

怎么预防复发?

要从多方面入手:

  1. 定期检查:每6-12个月拍一次全景牙片,早点发现蛀牙;
  2. 及时处理蛀牙:发现牙齿上有黑线要赶紧处理,别等发展成牙髓炎;
  3. 避免外伤:运动的时候戴防护牙托,防止牙齿被撞受伤;
  4. 调整咬合:如果牙齿咬东西有高点,要调整过来,减少牙根尖的压力;
  5. 慢性病管理:有慢性病的人要多注意口腔情况,控制好全身的炎症。

特殊人群要注意什么?

妊娠期妇女可以在怀孕中期做必要的治疗;儿童患者要用乳牙专用的根管材料;做了种植牙的人要注意区分是种植体周围炎还是根尖周炎;所有治疗方案都要让口腔专科医生评估后再做。

根尖周炎看似是“小牙疼”,但放任不管可能引发大问题。只要早识别、早治疗,再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大部分人都能避免复发,保护好口腔健康。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