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骨折应急指南:关键自救步骤解析

治疗与康复治疗与康复 / 责任编辑:家医大健康2025-09-15 09:24:14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78字
详解从高处坠落后骨折应急处理全流程,涵盖现场自救策略、影像检查选择、治疗方案对比及康复营养管理要点,帮助伤者降低二次损伤风险,提升救治效率。
骨折急救高处坠落骨科治疗CT扫描X光检查康复训练蛋白质摄入钙质补充术后护理关节保护
高处坠落骨折应急指南:关键自救步骤解析

从高处坠落(比如5米高,差不多两层楼)的冲击力真不小——相当于一辆时速30公里的车撞过来,很容易摔断骨头(比如手腕、腿骨、脊椎)。不管是刚摔时的自救,还是后面的检查、治疗、康复,每一步都得“讲科学”,不然可能把小伤变成大伤,甚至影响一辈子的行动。

摔了之后先这么做,别慌!

落地的瞬间,尽量团成一团——用胳膊、大腿这些肌肉多的地方先着地,别用手掌或脚后跟硬撑!不然很容易摔断手腕或脚后跟的骨头(医生说,这种“硬撑”造成的骨折,康复起来更麻烦)。
摔了之后,第一反应是“别乱动”!赶紧看看有没有这些危险信号:腿肿得像“发面馒头”、形状变歪了,或者麻得没法动——这是长骨(比如小腿骨、大腿骨)骨折的信号;腰像被“电了一下”似的疼,还没法抬腿——得小心脊椎骨折!有些疼可能“慢半拍”,比如刚摔时不疼,过1-2小时才开始疼,也得留意,别大意。
千万别擅自扶起来或者挪位置!医生都强调,乱移动可能压到神经或血管——比如脊椎骨折乱挪,可能把碎骨片压进脊髓,导致瘫痪。可以用身边的衣服、围巾裹住受伤的地方(比如腿断了,用衣服缠几圈固定膝盖和脚踝),别让它晃。

要做哪些检查?医生这样选

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伤的位置选检查:

  • 先拍X光片:这是“入门款”,能快速看出有没有明显骨折(比如腿骨断成两截),但像脊椎、骨盆这些“复杂部位”,小的损伤(比如脊椎骨裂了一点)可能查不出来。
  • CT三维重建:如果怀疑脚踝、手腕这些关节伤得复杂(比如扭了一下但肿得特别厉害),得做这个——它能把骨头“拼”成立体的,清楚看到骨头断成什么样、有没有碎块卡在关节里。
  • 磁共振(MRI):要是X光没查到问题,但还是疼得睡不着觉,就得做这个——它能“穿透”骨头,查出里面的水肿、韧带拉伤这些“隐形伤”(比如脊椎被压扁了一点,或者韧带扯裂了)。

要不要开刀?看骨头断的情况

骨折不是“都得开刀”,得看3点:

  1. 有没有移位:如果只是裂了一道缝(线性骨折),没歪,戴支具、打石膏就能长好;要是断得“错开了”,就得做手术拼回去——不然长歪了以后走路瘸。
  2. 有没有碎块:如果骨头碎成好几块(粉碎性骨折),碎块晃来晃去,必须做手术固定——不然会磨破周围的血管神经。
  3. 是不是关节内骨折:比如膝盖里的髌骨断了、脚踝里的距骨断了,要是关节面歪了,必须做手术调正!不然以后一走路就疼,变成“创伤性关节炎”,老了更麻烦。
    脊椎骨折更谨慎:如果只是压了一点(压缩程度不到1/3),躺硬板床、戴腰围就行;但要是压到神经(腿麻、不能动),得赶紧手术——晚了可能瘫痪。

吃对了,骨头长得快

骨折愈合得“靠营养”,分三个阶段补:

  • 刚摔1周内(炎症期):身体在消炎症,别吃太补的(比如人参),反而加重肿胀。可以多吃深海鱼(三文鱼、鳕鱼)、坚果(核桃、杏仁)——里面的Omega-3脂肪酸能减轻炎症。别乱吃止痛药!有些止痛药可能影响骨头长“小架子”(骨痂),得问医生。
  • 第2-6周(修复期):骨头开始“修”了,需要大量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吃1.2-1.5克(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吃72-90克蛋白)。换成食物:2个鸡蛋+1杯牛奶+100克瘦肉+100克豆腐,差不多够了。还要补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和锌(瘦肉、海鲜)——维生素C帮着合成胶原蛋白(骨头的“黏合剂”),锌帮着细胞修复,俩一起补,骨头长得更快。
  • 6周以后(重塑期):骨头开始“加固”,得补维生素D——它帮着钙吸收。每天晒15-20分钟太阳(别涂防晒霜),或者吃深海鱼、鸡蛋黄。别光吃钙片!钙得和运动结合(比如慢走),才能“沉”进骨头里。

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别急于求成

康复是“把骨头变有用”的关键,按阶段来:

  • 急性期(1周内):受伤的地方不动,但没受伤的肢体得“动”——比如没受伤的腿,绷紧肌肉5秒再放松,每天10组(每组10次);没受伤的胳膊,握弹力球捏5秒再松,每天10组。防止肌肉萎缩,预防血管堵了(深静脉血栓)。
  • 亚急性期(2-4周):肿胀消了,慢慢活动关节——比如脚踝骨折,做“勾脚”(脚尖上翘)和“绷脚”(脚尖下踩),每天3组(每组10次);膝盖骨折,做“直腿抬高”(躺着把腿伸直抬到30度,保持5秒放下),每天3组(每组10次)。幅度以不疼为限。
  • 恢复期(6周后):骨头“长住了”,开始负重训练——比如腿骨折,先拄拐用脚尖点地(负重10%),慢慢过渡到全脚着地。还可以练平衡(站在平衡板上扶椅子保持稳定,每天5分钟),恢复“本体感觉”(知道脚在哪,不会踩空)。
  • 功能重建期(3个月后):骨头基本长好了,做专项训练——比如想恢复跑步,先慢走(每天10分钟)到快走(20分钟),再慢跑(10分钟);怕摔的话,去泳池里运动(水里走路、抬腿),水的浮力减轻关节压力,不容易二次受伤。

从高处坠落摔骨折,其实不可怕——关键是“第一步别乱,后面别急”。刚摔时团身缓冲、别乱挪,到医院配合检查,听医生选治疗方案,康复期吃对营养、循序渐进练。记住:骨折的恢复,“慢”就是“快”,稳扎稳打才能回到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