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乳牙的矿化程度比恒牙低,牙本质厚度只有恒牙的1/3,所以选补牙材料得同时兼顾支撑力和对牙齿的友好性——要是材料选得不好,可能影响乳牙牙根正常吸收,进而打乱恒牙长出来的路径。
五类常用补牙材料对比
银汞合金:传统“结实款”
这种用了150多年的材料,是银、锡、铜等金属和汞混合成的,抗压能力很强(260MPa),适合后牙大面积烂牙的修复。但它是灰黑色的,前牙用不好看,而且得磨掉15%-20%的健康牙体才能固定住。现在全球用它的人越来越少,从1990年的68%降到了23%。
复合树脂:美观修复“主力军”
以Bis-GMA树脂为基础的复合材料,通过酸蚀粘接技术能保留90%以上的健康牙。现在新的微填料树脂,抛光后能达到0.1μm的光滑度,透光性和天然牙本质差不多,看起来很自然。但它固化的时候会有点收缩(2%-5%),可能导致缝隙进细菌,所以适合咬合面烂得不到1/3牙冠的情况。
玻璃离子:能“放氟”的保护型材料
这种材料是硅酸钙和聚丙烯酸反应来的,能持续释放氟离子3年,帮牙齿再矿化。指南推荐用在乳磨牙的邻面龋(牙齿相邻面烂了),用了之后修复体边缘再烂牙的概率能降40%。但它抗压能力弱(只有130MPa),得配合预成冠用才能用得久。
纳米树脂:兼顾结实和美观
在复合树脂里加了纳米级的二氧化硅(5-100nm),比传统树脂耐磨30%,硬度也更高(65KHN)。临床观察发现,3年内它的边缘密封度比传统树脂高18%。但价格贵两倍左右,适合刚长恒牙的前磨牙修复。
嵌体修复:精准“定制款”
用CAD/CAM技术做的陶瓷嵌体,边缘贴合精度能到20μm(比头发丝还细)。试验显示,嵌体用5年还在的概率(92%)比传统补牙(76%)高很多。但得至少来两次医院,对孩子配合度要求高,适合8岁以上、能配合治疗的孩子,而且是磨牙大面积烂牙的情况。
怎么选?看这几个维度
年龄和孩子能不能配合
6岁以下的孩子,建议选操作快的材料,比如玻璃离子(平均15分钟就能做好),比嵌体(两次加起来要60分钟)更合适。7-10岁的孩子能坚持更久(比如40分钟),可以考虑纳米树脂。
烂牙的位置
前牙烂了选A2色的复合树脂(颜色接近天然牙),美观;后牙咬合面(吃东西要磨的地方)优先选纳米树脂或银汞合金,更结实。邻面龋(牙齿旁边烂了)建议用玻璃离子加不锈钢预成冠,能让材料掉下来的概率降65%。
咬合压力的分布
乳磨牙两边都烂的话,得用高强度材料(比如纳米树脂抗压230MPa),还要调整咬合,让压力分散到牙本质支撑的地方。要是咬合设计不对,修复体疲劳断裂的风险会高3倍。
经济预算
按国内收费,银汞合金(80-120元)、复合树脂(150-250元)是基础选择;纳米树脂(400-600元)、嵌体(1200-2000元)适合预算够的家庭。还要注意医保报销,有些城市对儿童乳牙补牙有专项补贴,能省点钱。
最新研究:更“聪明”的材料
现在有新的生物活性玻璃填充材料,能在唾液里释放钙磷离子,促进牙本质再矿化(帮牙齿自己“修复”)。用6个月后,边缘缝隙进细菌的指数比玻璃离子低52%。但它的抗压能力(180MPa)还得再改进,暂时没普及。
家长选材料时得综合看材料性能、孩子能不能配合、经济情况。第一次补牙建议先选操作简单的(比如玻璃离子),等孩子不怕看牙了再选更好的。所有治疗都得听专业牙医的,别自己选材料。还要定期3-6个月复查,及时处理修复体的小裂纹,能多用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