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急救三不三要!正确操作避免二次伤害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08-30 11:16:3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69字
梳理癫痫发作的科学急救步骤、主流治疗方案及日常管理要点,提供实用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规范化疾病管理认知体系。
癫痫急救治疗
癫痫急救三不三要!正确操作避免二次伤害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可能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表现,不少人对它的急救、治疗和日常管理存在误解。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无论是发作时的应急处理,还是长期的治疗与生活管理,都能有效降低风险、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癫痫发作时的黄金急救法则

发现有人癫痫发作,第一要做的是保持冷静,记住“三不三要”的急救口诀——不强行按压身体、不往嘴里塞任何东西、不随便移动患者;要确保环境安全、摆对体位、记录发作细节。具体操作可以分步骤来:先把患者转移到平整的地面(比如远离桌子、椅子这些容易磕碰的物品),解开衣领、腰带让呼吸顺畅;用衣服或柔软的东西垫在头下,防止头部受伤;再把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呛进气管。千万不要硬撬患者的牙关,或者往嘴里塞毛巾、筷子之类的东西,这会弄伤牙齿甚至堵住气道。接下来要观察发作的持续时间和具体表现(比如抽搐的部位、有没有意识丧失),保持环境安静,直到抽搐停止。如果发作超过5分钟,或者一次发作刚停又开始第二次,一定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现代医学治疗的三大支柱

目前癫痫的治疗是“分层综合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管理三部分。数据显示,约70%的患者通过规范用药能控制发作,新型抗癫痫药物不仅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比传统药物少很多。
药物治疗要“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比如大发作、小发作)、年龄、性别(比如育龄期女性)、有没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来制定专属方案。比如育龄期女性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致畸风险,老年患者要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患者一定要严格听医生的话,别自己加药、减药或者换药用。
手术治疗适合“药物难治性癫痫”(也就是吃了多种药还控制不住的情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病灶切除术”,针对明确的致痫病灶(比如脑肿瘤、血管畸形)进行精准切除;另一种是“神经调控技术”,比如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电刺激,通过调节异常的脑电活动来控制发作。比如颞叶癫痫患者做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愈率能达到85%。
生酮饮食疗法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这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能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帮助控制发作。但一定要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还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避免出现营养失衡。

发作预警与日常管理要点

掌握“先兆症状”能有效预防意外——约60%的患者发作前会出现一些预警信号,比如眼前闪光、肢体麻木、胸口发闷等,这时候要立刻找安全的地方平躺(比如靠墙坐下来或躺到地上),避免摔倒受伤。日常管理要抓好四大要点:

  1. 作息规律:每天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中午可以睡30分钟左右的午觉,千万别熬夜或昼夜颠倒。睡眠剥夺是明确的癫痫诱发因素,规律的作息能让神经电活动保持稳定。
  2. 运动适度:推荐游泳、慢跑、瑜伽这类有氧运动,运动时一定要有家人或朋友陪同,还要戴护具(比如头盔、护膝)。剧烈运动(比如快速跑、举重)可能诱发发作,建议用心率监测来控制运动强度(比如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
  3. 饮食健康:三餐要规律,别暴饮暴食或饿肚子;尽量少喝咖啡、浓茶、可乐这些含咖啡因的饮料,戒烟限酒。研究发现,高糖饮食会降低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建议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橄榄油,适量吃鱼类和坚果。
  4. 情绪稳定:长期的压力、焦虑会改变大脑海马体的结构,增加发作风险。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听轻音乐、练书法等方式调节情绪,还要学会识别“压力信号”(比如心慌、失眠),及时放松。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要重点保护学习能力,医生会尽量选择对认知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家长要和老师沟通,避免孩子因为疾病产生自卑心理。
育龄期女性:计划怀孕前一定要先找神经科医生评估风险,调整药物方案;孕期要同时看神经科和产科,定期做产检和脑电图检查,确保妈妈和宝宝的安全。
老年患者: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老人可能同时吃降压药、降糖药,要定期找医生复查,避免药物之间“打架”;还要定期做认知功能评估(比如记忆力、反应力),预防老年痴呆。
另外,建议患者养成“写发作日记”的习惯,把每次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长、诱发因素(比如没睡好、生气)、用药后的反应都记下来,这能帮医生更准确地调整治疗方案。还有,社会支持很重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和其他患者交流经验,能显著提升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癫痫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但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再加上日常的科学管理(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稳定情绪),大部分患者都能控制发作,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家人的理解、朋友的支持,还有患者自己的信心,都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癫痫,不再恐惧它,用科学的方法和它“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