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槽骨会经历一系列动态变化,镶牙时机选对了,修复效果才好。过去大家常说要等2-3个月,但现在研究发现,这个时间不是固定的,得看个人情况。
牙槽骨重塑的三阶段
拔牙后的创口愈合分三个连续阶段:头7天是急性期,会形成血凝块,启动组织修复;接下来2-8周是修复期,新的骨头开始沉积;最后3-6个月是改建期,骨头结构彻底完成重塑。不过每个人牙槽骨吸收的速度不一样,全口缺牙的人,骨吸收速度比只缺一颗牙的快2-3倍。
即刻修复技术新进展
最近几年有个“即刻修复”技术,打破了传统要等几个月的限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满足这些条件:牙槽骨垂直高度至少6毫米,没有急性炎症,咬合力量能控制住。符合骨增量条件的患者里,大概15%能在拔牙当天就种牙。如果骨头量不够,得先做补骨手术。
术后护理科学指南
术后护理要注意这些细节:冰敷得用间断法,每小时敷15分钟,别一直敷,不然会影响血液循环;头3天用生理盐水轻轻漱口就行,别太用力;咀嚼功能从术后第5天开始恢复,用没拔牙的那边吃。还有,含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可能影响新骨头生长,早期别用。
镶牙方式选择要素
选镶牙方案得综合考虑几个因素:如果牙槽骨宽度不到5毫米,种牙的风险会增加;旁边的牙齿倾斜超过20度,得先调整咬合关系;经济方面,种植牙一开始投入高,但长期维护成本低。有系统性疾病的人要注意:血糖得控制好,空腹不超过7.0mmol/L,餐后不超过10.0mmol/L;血压要稳定在160/100mmHg以下。长期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人,如果用了超过3年,种牙失败的风险会变高。
拔牙操作技术要点
现在拔牙有标准化流程:术前把牙龈和牙齿分开,能减少软组织受伤;用的器械得跟牙齿位置匹配,比如钳喙形状要适合对应的牙位。操作的时候有三个动作——摇动、扭转、牵引:摇动适合下前牙和后牙,扭转只用来拔上颌前牙(因为它们的牙根是圆锥形的)。阻生齿得分成小块拔,拔完要检查牙根有没有断,还要把牙槽骨嵴修平整。
创口管理关键环节
拔牙后的创口处理要做好这几点:清除碎骨片、平整牙槽窝、加压止血。术后2小时能吃流质食物,24小时内别刷牙。特别要保护好血凝块,它是牙槽窝修复的基础。如果出现持续出血,建议用明胶海绵等止血材料帮忙处理。
总的来说,拔牙后镶牙不是“等够时间”就行,得结合牙槽骨恢复情况、个人身体状况还有技术条件来选时机。不管选哪种修复方式,术前跟医生充分沟通,术后按要求护理,才能让修复效果更稳,用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