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岁女子拔智齿患干槽症,拔牙后护理千万别踩这些雷!
近期,36岁的李女士经历了一场拔智齿后的“噩梦”。拔牙当天,她因难忍嘴里的血腥味,当晚就漱口了,睡前刷牙还不小心碰到创口致其渗血。第二天,她感觉嘴里有酸臭味,还用舌头去顶伤口处的空洞。结果吃晚饭时,她突然感到咽下的粥里有粪便般的腐臭,右耳针扎般疼痛,太阳穴也突突直跳。就医后,她被确诊患上了“干槽症”。这一案例并非个例,很多拔牙患者都存在类似错误行为,急需科普来纠正错误认知。
干槽症:拔牙后血凝块脱落惹的祸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正常情况下,拔牙后牙槽窝会充满血液并形成血凝块,它就像“天然创可贴”,保护着暴露的牙槽骨。一旦血凝块脱落,牙槽骨直接暴露在满是细菌的口腔中,感染风险大增,最终引发干槽症。李女士拔牙后立即漱口、刷牙,还用舌头顶牙槽窝,这些行为加速了血凝块的脱落。医学资料显示,干槽症发病率约为1% - 3%,智齿拔除患者、吸烟者等属于高风险人群,所以它并非罕见病症。
干槽症症状大揭秘,疼起来可要命!
干槽症症状分阶段表现。初期,术后2 - 3天会突发剧烈疼痛;中期,疼痛会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后期,口腔会出现腐臭味,伤口处血凝块缺失。普通术后疼痛一般较轻微且会逐渐缓解,而干槽症疼痛剧烈且持续加重。当出现干槽症症状时,要立即停止刺激性行为,用冷敷缓解肿胀,避免自行用药,务必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专业清创,并可能使用氯己定漱口、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干预。
拔牙后护理秘籍,避开雷区!
拔牙后24小时内的护理至关重要。
- 禁忌行为:24小时内禁止漱口、吐口水、用力吸吮、触碰伤口,首日刷牙仅限轻柔清洁远端牙齿。因为漱口、吐口水等会导致血凝块脱落,增加感染风险;用舌头舔伤口,很容易把血凝块“扫”掉。
- 饮食管理:推荐吃粥、酸奶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热、辛辣、硬质食物,减少创口压力。比如辛辣食物会刺激伤口,不利于愈合。
- 生活习惯:至少48小时内禁烟酒,减少说话与张口动作,保证充足休息。抽烟和喝酒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
专家支招,拔牙后健康管理没烦恼!
口腔科专家给出术后健康管理策略。首先要遵医嘱用药,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并复诊检查创口恢复情况。术后48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3天后恢复刷牙但避开创口。拔牙前要评估全身健康,像糖尿病患者愈合可能较慢;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还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其他并发症。大家要正确认知拔牙风险,将术后护理纳入健康管理计划,避免疏忽导致严重后果。 李女士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拔牙后规范护理十分必要。大家要牢记“小伤口大风险”,主动学习科学护理知识,严格遵医嘱,把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细节,减少可预防性并发症的发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