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擅自停用风险大

2011-09-24 11:03:45      家庭医生在线

  使用阿司匹林时间越长,生存获益越大,随意停用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将迅速升高

  生活实例

  68岁的张大爷在和老伴晨练时突然晕倒,情况十分紧急。幸运的是,因抢救及时,张大爷最终脱离了危险,并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醒来后的张大爷心有余悸,说起自己的发病原因,张大爷后悔不已。原来,张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按照医生的指导,张大爷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一段时间后,张大爷发现自己的血压比较稳定,便擅自停止了阿司匹林的服用。停药不久后就发生了上面的惊险一幕。“我发现自己的血压一直维持在140/90,每天吃的药太多,本来是想省点事,没想到……”张大爷如是说。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擅自停用阿司匹林易引起心梗等突发心脑血管事件,张大爷就是典型案例。”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姚桦教授指出: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时间越长,生存获益越大,随意中断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将迅速升高到原来的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姚桦教授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已经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统计显示,每10.5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积极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当务之急。

  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都是因为血小板的凝集而形成血栓,因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而抑制血小板凝集是阿司匹林的一个显著药效,已得到广大医生患者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临床。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指,对于从未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管事件的发生。二级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出现心脑血管问题的患者,如心绞痛和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梗塞冠心病等复发。

  数据显示,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约25%,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34%,非致死性脑梗死降低25%,血管性死亡降低15%。不同类型的高危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者均可获益。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高血压患者过50岁应服药

  姚桦建议,对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听从医嘱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做好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而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以下一个危险因素,即糖尿病血脂异常、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吸烟等,也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

  虽然阿司匹林应用普遍,但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仍然很重要。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毫克),能获得相对最佳的耐受性和疗效。为减轻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宜选用精确肠溶剂型,而非肠溶剂型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另外,因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为凌晨5~8时,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达血药高峰,加上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晚上服用阿司匹林更有利。

  切忌擅自停用阿司匹林

  在我国,虽然大部分老年人都已经有了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识,但是不能够坚持按时按量服用的情况还很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管医生叮嘱,擅自停用阿司匹林,造成严重后果,前文中的张大爷就属于这种情况。

  姚桦指出,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是一个终身过程,如无禁忌症,应终身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因此,高危人群不仅要有使用阿司匹林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识,还要遵循医嘱,坚持按时按量服用,不擅自停药,如此才能最大程度获益。

(责任编辑:陈文颖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心脏不好会有这些表现 心脏病发如何急救?

一提到心脏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胸痛。但,是不是所有的胸痛就是心脏病呢?心脏不好的都有哪些表现?哪些食物最“伤心”?这里,就跟大家聊聊……详细>>

26岁男子熬夜考博士致病危 熬夜有什么坏处?

一男子常熬夜吃外卖病危,如今尚未脱离危险期。26岁的小李(化名)是一名刚考取苏州某高校的准博士研究生,然而,在开学第一天,小李就倒下了。……详细>>

老人家中离世2天才被发现 独居老人警惕这些致命疾病

据报道,西安一位77岁的刘老太独自在家,被发现时已死亡。独居老人该警惕哪些致命疾病?详细>>

美科学家发明舌根起搏器 有望攻克打鼾疾病

睡觉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还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全球通用的治疗打鼾……详细>>

植物油才是心脏病元凶? 食用油怎么吃才最健康

流言1:有媒体报道,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病理学教授马丁做过研究,把不同种类的烹调油分别加热,葵花子油和玉米油在高温长时间烹……详细>>

  • 冯冲

  • 冯小燕

  • 陈煜阳

  • 曾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