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远程机器人手术

全球首例跨洲际5G机器人手术,咋做到的?

作者:张熙
2025-07-29 11:20:01阅读时长3分钟1001字
泌尿科输尿管闭锁5G远程手术机器人手术跨洲际手术远程医疗康多机器人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服务手术联盟三地专家团队时延控制网络稳定性微创手术患者恢复医疗公平性

近期,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完成了全球首例跨洲际三控制台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这无疑是远程医疗技术领域的一座耀眼里程碑。手术通过5G网络连接福州、北京、法国三地专家团队,成功为58岁的患者王先生实施输尿管闭锁段切除吻合手术,保全了他的左肾功能。此案例不仅攻克了超低时延操作、网络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更彰显了国产“康多”手术机器人在复杂外科手术中的精准与可靠,为偏远地区患者获取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辟了新路径。

“康多”机器人+5G网络:跨洲际手术如何实现同步操作?

此次手术的核心“武器”是国产“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它拥有4条机械臂,每条机械臂具备7个自由度,能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通过5G网络传输,手术指令时延被严格控制在200毫秒内,确保了跨洲际操作的同步性。比如,法国专家的操作指令传输距离达1.5万公里,但机械臂响应几乎无延迟,顺利完成组织分离、缝合等精细动作。手术团队由福州、北京、法国三地专家组成,他们借助开放式多屏幕系统,实时共享高清晰度的3D手术视野,实现了跨时区、跨地域的精准配合。

机器人手术:患者能从中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患者王先生原本因输尿管闭锁面临左肾功能丧失风险,传统手术需开放大切口,恢复周期长。而借助机器人辅助技术,手术创伤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此次手术充分展示了远程手术对复杂病例的针对性价值: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前往医疗资源集中地,就能获得顶尖专家团队的联合诊疗。未来,类似技术将让更多偏远地区患者避免因地域限制而延误治疗,尤其适用于泌尿外科等需要高精度操作的领域。此外,机器人手术的微创特性降低了感染风险,加速了康复进程,直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成立手术联盟,优质医疗资源如何下沉基层?

为扩大技术应用范围,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牵头成立了福建省泌尿外科5G远程机器人手术联盟,首批纳入10家省内医疗机构。该平台将通过实时教学、远程会诊和手术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例如,基层医院可邀请省级或国际专家远程指导复杂手术,提升本地医疗水平。长远来看,此类技术有望打破地域壁垒,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接受高难度手术。然而,技术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基础设施、操作规范标准化等问题。不同地区的5G覆盖质量差异可能影响手术稳定性,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络保障机制。 此次手术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体现了医疗公平性的推进。通过远程协作,顶尖医疗资源得以突破地理限制,惠及更多患者。未来,随着5G网络和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持续优化,远程医疗将逐步覆盖更多疾病领域,为全球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化实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