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严重事故后,人的身心会受到极大冲击,而PTSD可能就是这种冲击带来的一种结果。它会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各种情况。
遭遇事故后预示PTSD的早期心理反应
- 容易出现恐惧情绪。例如,一想到事故场景就会害怕,像经历过车祸的人,听到汽车的刹车声或者喇叭声就会惊慌失措。
- 会有回避行为。比如,不愿意提及事故相关的事情,回避去事故发生的地点。要是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事故,可能会对上班产生抵触情绪。
- 经常做噩梦。梦里可能会重现事故的场景,像从高处坠落的事故后,会经常梦到自己再次坠落,然后突然惊醒。
- 过度警觉。对周围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一点点小动静就会引起高度紧张。例如,周围人突然大声说话,就会感觉像是危险来临一样。
身体应对创伤的生理现象
- 睡眠问题。可能会失眠,难以入睡或者容易在半夜醒来。这是因为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的应激反应使神经系统难以放松,就像一根绷紧的弦,不容易平静下来。
- 食欲改变。有的会食欲下降,看到食物就没有胃口,觉得什么都不想吃;而有的则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通过吃东西来寻求一种安慰感。
- 身体疲劳。总感觉身体很累,没有力气,做一点小事就气喘吁吁。这是身体在经历创伤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来应对压力。
- 心跳加速。在没有明显运动或者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心跳会突然加快。这是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出肾上腺素等激素,让身体处于一种“战斗或逃跑”的状态。
怀疑有PTSD倾向时的日常自我调节方法
(一)放松训练
- 深呼吸。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重复这个过程5 - 10分钟。
- 渐进性肌肉松弛。先让全身肌肉紧张起来,比如握紧拳头、绷紧腿部肌肉等,保持几秒钟,然后再慢慢地放松肌肉,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从头部到脚部依次进行。
(二)规律生活
-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吃饭,让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例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之前睡觉。
-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像散步就是很不错的选择。每天可以散步30分钟左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三)情绪表达
- 写日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都写下来,不需要担心语法或者文采,只要能够把内心的情绪抒发出来就好。
- 和朋友聊天。找一个信任的朋友,向他倾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周围人提供的支持对预防PTSD症状加重的重要性
(一)陪伴
- 花时间陪在患者身边。可以一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看电影、逛街等。当患者想要倾诉的时候,耐心地倾听,不要打断。
- 陪伴患者去一些他们可能会害怕去的地方。比如,如果患者是因为交通事故害怕过马路,那么陪伴他们过马路,给予他们安全感。
(二)鼓励
- 鼓励患者面对自己的恐惧。比如患者害怕回忆事故场景,可以鼓励他们一点点去面对,从简单的描述开始。
-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当患者开始回避社交的时候,周围人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小型的聚会或者活动,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的社交生活。
遭遇严重事故后,PTSD是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其早期心理反应和身体生理现象,这有助于我们及时察觉自身或者他人是否有相关症状。当怀疑有PTSD倾向时,自我调节方法不可忽视,同时周围人的支持对预防症状加重有着重要意义。关注这些方面,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PTSD,维护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