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南京鼓楼医院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无偿献血活动,536名医务人员纷纷踊跃报名参与,最终成功献血147810毫升,如同一股暖流,有效地缓解了冬季用血紧张的燃眉之急。
此活动一出,不少人心中不禁泛起嘀咕:献血会不会让自己陷入贫血和气血虚弱的困境呢?其实呀,所谓“献血会造成贫血气血虚弱”,这纯粹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献血前的严格筛选
献血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去做的事儿,血站工作人员会在献血前对献血者展开一系列细致且严格的检查。就拿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检查项目。血红蛋白就好似血液中那位默默奉献的“氧气快递员”,要是它的含量不达标,那可就意味着身体可能正处于贫血等不健康状态呢。只有当血红蛋白含量符合标准,才算是拿到了献血的“入场券”。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得全面了解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仔细排查是否携带传染病,像乙肝、丙肝、艾滋病这些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那可是重点筛查对象。毕竟,要是不严格把关,对受血者而言,简直就是隐藏着巨大的安全炸弹。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关切地询问献血者近期的生活状态,看看有没有熬夜、过度劳累的情况,有没有服用某些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药物等等。
经过这层层严格检查,那些可能因献血出现不良状况的人就被排除在外了。经过这般精心筛选的献血者,身体状况良好,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自然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来应对献血这件事,正常献血又怎么会引发贫血呢?
人体强大的自我调节机制
人体就像一座精密而神奇的“生命城堡”,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强大自我调节能力。当我们完成献血后,身体就像一台精准运行的机器,迅速启动一系列“紧急预案”来补充血液储存量。首先,我们身体里有一部分血液安静地“驻扎”在脾脏、肝脏等“血液仓库”里。一旦献完血,这些“仓库”就像接到指令一样,立刻打开“阀门”,将血液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稳稳地维持着循环血容量的稳定,就如同打开备用“水箱”,让生命的水流持续奔腾不息。
与此同时,骨髓这个身体里的“造血工厂”也火力全开,加速运转起来。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如同充满干劲的工人,迅速行动起来,不断分裂、分化,全力制造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而且,肾脏这位“幕后功臣”也不会闲着,它会分泌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就像给“造血工厂”的工人们打了一针“兴奋剂”,让造血的速度变得更快。通常情况下,献完血后,人体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在1 - 2小时内就能通过饮水和自身巧妙的调节得到补充;血浆蛋白大概在1 - 2天内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红细胞数量的恢复虽然稍微慢一些,但在1个月左右也能基本恢复正常。所以说呀,人体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足以轻松应对正常的献血行为。
科学献血的益处
科学献血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诸多令人惊喜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它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活力源泉,能极大地促进新陈代谢。献血后,为了补充流失的血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性被瞬间点燃,如同给“造血工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它充满激情地高效工作。这样一来,新的血细胞源源不断地生成,如同新鲜血液注入身体,将那些衰老的血细胞逐渐替换掉,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因此得以更加顺畅地运转,整个人都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科学献血还是血管的“贴心小卫士”,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如今,很多人饮食偏爱油腻,运动量又少得可怜,血液就像变得黏糊糊的胶水,流动起来十分困难。而适当献血,就像是给血液来了一次“清爽大扫除”,可以减少血液中的一些“杂质”,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让血液重新恢复轻盈,流动得更加畅快无阻。这样一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大大降低,就如同给血管做了一次深度清洁保养,让血管时刻保持通畅无阻。而且,定期献血还能像给骨髓的造血功能上紧发条一样,促进其长期保持良好状态,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所以呀,大家要明白,“献血会造成贫血气血虚弱”这种说法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献血这件充满爱心与正能量的事,它不仅不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反而对身体益处多多。如果您符合献血条件,不妨勇敢地迈出这一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为那些在生命边缘挣扎的人点亮希望之光,让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处处洋溢着温暖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