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袭多地降温,秋末冬初健康防护指南

四季养生四季养生 / 责任编辑:王雅慧2024-10-24 15:37:4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56字
随着冷空气来袭,中国天气网推出2024全国秋裤预警地图。寒冷天气对老年人和关节炎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显著,人体通过血管收缩、肌肉颤抖等方式保暖。正确理解“秋冻”理念,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时保暖,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心血管科
冷空气来袭多地降温,秋末冬初健康防护指南

自10月18日起,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据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显示,多地气温骤降,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

及时增添衣物

在保健方面,及时增添衣物非常关键。可根据全国秋裤预警地图调整衣物。

  • 当最低气温低于10℃时,普通健康人群应考虑穿上秋裤。秋裤可选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如棉质秋裤,贴合皮肤,保暖又舒适。
  • 特殊人群更要关注气温变化及时添衣。老年人新陈代谢慢,产热能力下降,要提前添衣;关节炎患者关节脆弱,寒冷会加重疼痛,保暖裤或加绒护膝是不错选择。
  • 儿童活动量大但体温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外出不仅要穿秋裤,还应根据情况加穿厚外套,防止受寒生病。

多吃温热食物

饮食上多吃温热食物有助于抵御寒冷。

  • 羊肉是很好的选择。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热量。推荐羊肉汤,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葱姜蒜等调料炖煮,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萝卜等配菜,营养又驱寒。
  • 桂圆也是温热性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等,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煮粥,如桂圆粥,适合体质虚寒者食用。
  • 姜在秋末冬初也适合食用。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日常饮食中可用姜炒菜,如姜炒肉丝,也可制作姜茶饮用,将姜片与红糖一起煮水,饮用后身体会感觉温暖。

各方面预防寒冷

在预防方面,我们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 外出保暖十分重要。头部是热量散发的主要部位之一,所以要佩戴帽子,如毛线帽等保暖性较好的帽子。
  • 颈部也不能忽视,围巾是很好的保暖用品,羊毛围巾等是不错的选择。
  • 手部可以戴手套,根据不同活动选择不同材质的手套,户外活动可戴皮手套,日常工作戴棉手套。
  • 同时,室内空气流通也不能忘。每天应定期开窗通风,建议上午和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这样可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滋生,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如何判断受寒症状

从症状判断身体是否受寒也很重要。

  • 如果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的表现。这时可先搓搓手、跺跺脚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尽快到温暖的地方,如室内或有取暖设备的地方。
  • 寒颤也是身体受寒的信号。当出现寒颤时,说明身体通过肌肉颤抖产生热量,此时应立即增添衣物或喝些温热饮品,如热水或热汤等。
  • 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果没有过敏等其他因素,也可能是受寒表现,此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病情加重。

秋末冬初,我们可以依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保暖,通过饮食补充热量,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判断身体受寒症状,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我们在寒冷季节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