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选养老机构,这些避坑建议一定要看!

热点新闻热点新闻 / 责任编辑:张熙2025-03-20 10:1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38字
为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时需警惕坑老陷阱,如违规预收多年床位费和虚假投资承诺。老年人应增强风险意识,核实机构资质,了解收费标准,识别欺诈行为以守护身心健康。
养老机构老年人坑老陷阱心理健康骗局经济负担预收费合同条款维权社会稳定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健康管理社区活动兴趣爱好
为老人选养老机构,这些避坑建议一定要看!

近期,南方都市报的一则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广州多家养老机构存在坑老陷阱。这些机构通过违规预收多年床位费、将床位包装成“投资产品”等手段,吸引老年人投入大量资金。有养老机构要求老人入住时缴纳高达百万费用并承诺终身居住,部分还收取“设施设备费”加重老人经济负担。尽管前段时间民政部等七部门已明确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超12个月费用,仍有机构无视规定继续违规。

养老机构坑老手段大揭秘

南都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养老机构违规预收多年床位费,金额最高可达百万元。这些机构还把床位包装成“投资产品”,声称只要购买公寓或床位使用权,即便不住也能每年获得近万元的收益返还。

比如有一家养老机构,宣传时称老人缴纳一笔费用后,不仅能享受舒适的养老环境,还能像投资一样获得高额回报。一位老人听信了宣传,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积蓄,可没过多久,这家机构就经营不善跑路了,老人血本无归。

养老骗局为何屡禁不止

养老机构违规操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监管不足:虽然有相关规定出台,但部分机构仍能钻空子,说明监管的执行力和穿透力不够。
  2. 利益驱动:高额的预收费能让机构快速获得大量资金,一些不良机构便不顾法律和道德底线。
  3. 信息不对称: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和风险了解有限,容易被虚假宣传迷惑。

这种违规操作对老年人影响巨大。经济上,他们可能失去养老的积蓄,生活陷入困境;心理上,许多老人会陷入自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觉得自己被骗很丢脸,对未来充满担忧。

这背后也反映出养老行业的乱象,一些不良机构利用老年人的信任进行欺诈,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目前养老行业的监管存在漏洞,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如何避开养老陷阱

老年人及其家庭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可参考以下建议:

  1. 核实机构资质:查看是否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和相关审批文件。
  2. 了解收费标准:对过高的预收费要保持警惕。
  3. 识别和防范欺诈行为:不要轻信高额回报承诺,谨慎签订合同,仔细阅读条款,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4. 及时维权: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民政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5. 增强风险意识:保持警惕,不盲目信任养老机构的宣传。

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

老年人易受骗原因

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原因,心理上往往更渴望稳定和安全感,容易相信他人,这也是他们容易成为诈骗目标的原因之一。

维护心理健康方法

为了维护心理健康,老年人可以保持社交活动,多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和同龄人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钓鱼等,丰富自己的生活;定期与家人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常见养老骗局类型

常见的养老骗局除了养老机构的预收费陷阱,还有保健品推销、虚假投资项目等。

保持身心健康方式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身心健康,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养老机构的坑老陷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经济和心理健康,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为老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养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