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科研动态 > 正文

近期癌症转移研究领域重磅级研究成果

2017-12-21 15:10:52  来源:生物谷    转载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癌症转移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学习!

【1】JCI: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有效抑制癌症进展转移的新型靶向疗法

doi:10.1172/JCI93172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Wista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线粒体蛋白Syntaphilin(SNPH)突变体,在肿瘤微环境中,蛋白质SNPH能够调节癌细胞在增殖和转移上的选择,以此来响应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不足。

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型的转移抑制子通路,研究者Dario C. Altieri说道,转移性疾病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今我们在开发癌症靶向疗法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面对药物耐受性等挑战,而且我们对于癌症转移发生的机制也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研究或许能帮助研究者研究肿瘤可塑性如何引发癌症转移的扩散,或为后期开发癌症新型疗法提供思路。

肿瘤细胞必须适应非常极端的环境,比如缺氧、缺少营养物质以及毒素水平较高等环境,这个过程称之为肿瘤可塑性,肿瘤细胞需要重新编程其代谢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在压力状况下,肿瘤细胞通常会被迫操控细胞增殖和运动之间的开关,而这两种细胞行为均需要较高的能量,其也能够改变局部肿瘤生长和转移扩散之间的平衡;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就鉴别出了线粒体在癌症侵袭和扩散中的关键角色。

【2】Science:重大发现!科学家首次证实肠道微生物会协助癌症转移,并帮助癌细胞在体内其他位置安家落户

对于单身来说,行走在这世上随时都可能会被暴击。各种节日被撒狗粮不说,有时候看到超市货架都会被插刀:咖啡有咖啡伴侣,泡面有火腿肠伴侣,而狗到小编单身的这岁数,早就老得挂掉了……

就连癌细胞,都能想办法过得幸福美满。它们自己疯狂增殖不说,还想各种办法策反体内的正常细胞一起做伴。而且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微生物也不甘寂寞地加入到了癌症的圈子中,还能很讲义气地帮癌细胞吞下化疗药物,导致了某些癌症难以治疗。

而今天的《科学》上,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癌细胞和肠道微生物不止是兄弟义气,甚至可以说是情比金坚:以具核梭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会随结直肠癌细胞一起进行转移,帮助癌细胞在体内其他位置安家落户,而使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甲硝唑,就可以有效杀灭这些癌细胞的“忠实伴侣”,同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生长!

在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科研界也一直在探索“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对肠道原发疾病,如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影响。有队列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内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水平就与患者预后存在关联,存在这种细菌就会使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升25%,细菌越多,风险就越高。

【3】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解锁减慢癌症转移的“秘密”

Hasini Jayatilaka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二学生,在实验室研究癌细胞的时候,当时她注意到,当细胞变得太密集时,有些会破裂并开始传播。

她不知道该怎么做,直到她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听到一位演讲者谈论细菌细胞行为相同的方式。然而,当她搜寻了学术文献,想看看有没有人在癌细胞中写过类似的行为时,她什么都没有发现。

七年后,Jayatilaka在大学早期发展的理论现在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希望。

Jayatilaka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团队发现了一种生物化学机制,可以让癌细胞从原发性肿瘤中脱落,并传遍全身,这是一种称为转移的过程。癌症转移导致大约90%的癌症患者死亡。该小组还发现,现有两种FDA批准的药物可以显着减缓转移。

“一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不会因为乳房肿块而屈服于该疾病; 然而当它传播到肺部,肝脏和大脑时,它会屈服于这种疾病,它变得无法治愈, “Jayatilaka说,他今年春天在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方面获得博士学位,在早期的霍普金斯大学本科学位之后。

【4】Acta Neuropathol:科学家鉴别出肺癌患者癌症脑转移的新型调节性基因

doi:10.1007/s00401-017-1757-z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SPOCK1和 TWIST2的基因或是肺癌患者机体癌症脑转移的新型调节子。

研究者Mohini Singh说道,癌症脑部转移是一种次级脑瘤,也就意味着其是由逃离原发性肿瘤位点的癌细胞迁移到大脑所引发,比如肺癌、乳腺癌或黑色素瘤等。本文中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能够调节开启癌症脑部转移细胞的基因,这些细胞研究者称之为脑转移启动细胞(BMICs),换句话说,研究者想通过研究寻找哪些基因能够向肺部的BMICs发送信号来使其离开肺部组织进入血液中,并且躲避血脑屏障在大脑中形成肿瘤。

【5】PNAS:科学家找到解决多种癌症“脑转移”的方法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找到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消灭转移到大脑的癌细胞。这个团队开发了抗癌病毒,能够为颈动脉提供干细胞,并把它们应用于肿瘤转移到大脑的小鼠中。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方法可以消灭皮肤癌的脑转移。

完整的研究报告发表于《PNAS》在线杂志上,报道中还描述了这种疗法与免疫检查相结合的策略点抑制剂。

研究人员表示:“转移性大脑肿瘤通常是肺癌,乳腺癌或皮肤癌最常见的特点,其中,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比例达到40%。目前治疗这类病人的选择有限,尤其是在发生转移之后,我们的研究针对多个脑转移溶瘤病毒,专门杀死并分裂肿瘤细胞。”

【6】Oncotarget: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转移性癌症的新型疗法

doi:10.18632/oncotarget.18156

雌激素能够通过结合包括GPER在内等受体来作为驱动健康和癌变乳腺细胞的生长,GPER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膜上;然而近来有研究表明,这种受体或许存在于乳腺肿瘤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来自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这或许是另外一种版本的GPER受体,即携带不同特性的核突变受体,携带该突变的成纤维细胞往往会促进附近恶性细胞的迁移,从而就能够介导肿瘤转移的过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该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提供希望。

雌激素在大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上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以及侵袭,这些激素能够通过结合其受体来发挥作用,相应的受体分为ER和GPER两个组,其特性并不相同。研究者Didier Picard表示,我们对GPER受体进行了重点研究,相比ER受体家族而言,GPER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效应目前研究者还知之甚少;通过分析乳腺肿瘤组织,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中的GPER受体或许存在于恶性细胞周围。

【7】科学家发现导致癌症迅速扩散转移的“根源”!

目前的观点是,从获得初始 DNA 突变的细胞开始发展成癌症。这又引起了其他的不足之处,最终受影响的细胞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开始增殖以形成原发性肿瘤。这些可以随后传播并在身体其他部位产生转移瘤或继发性肿瘤。然而,根据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造成转移肿瘤的干细胞也可能由相邻组织诱导,并不一定需要受影响细胞本身的初始 DNA 损伤。

最初,研究人员只想研究 FOXO 的作用,FOXO 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转录因子。众所周知,FOXO 的激活增强了许多生物体中细胞的抗逆性。蛔虫中的 FOXO 活性 C。 elegans 实际上使动物的寿命翻倍。 FOXO 也被证明具有肿瘤抑制性质。然而,由于在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中,FOXO 也可能具有相反的作用,作为致癌基因,由弗赖堡大学两位分子遗传学家 Wenjing Qi 博士和 Ralf Baumeister 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决定仔细研究一下这些矛盾的结果。为此,他们调查了 FOXO 在使用秀丽隐杆线虫(一种非常适合操纵和分析遗传功能的 1 毫米长的实验室生物体)的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8】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

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的部位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再次增殖成为肿瘤病灶,这个病灶也就称为转移灶。一般来说,肿瘤发生转移往往提示肿瘤进入了偏晚的期别,给治疗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从发现至今已沿用百年。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显着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恶性肿瘤病程、减少肿瘤远端转移发生风险以及降低肿瘤死亡率,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为剖析阿司匹林的抗肿瘤转移的作用靶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从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出发,首次发现乙酰肝素酶为阿司匹林潜在的抗肿瘤转移作用靶点。乙酰肝素酶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够识别HSPG多糖侧链-HS结构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酯酶,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阿司匹林通过结合于调节乙酰肝素酶的酶活关键氨基酸Glu225位,抑制酶活功能,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和转移。

【9】Nature:精准医疗需更精!转移癌突变多于原发肿瘤

doi:10.1038/nature23306

8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平均来说转移癌的遗传突变比早期肿瘤要多。这意味着:要使精准医疗成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现实,你需要一种实时、全面的方法,将转移性肿瘤和序列置于比大多数商业测试更详细的水平上。

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00例转移癌患者的DNA和RNA进行了测序,这是研究晚期癌症遗传和分子景观的最广泛和最全面的努力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转移癌相比原发癌突变数量和类型显着增加。他们发现几乎每一种转移癌都有更多的突变。这可能反映了转移性癌症更具攻击性:它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额外的突变,而旨在杀死癌症的治疗会导致更多的突变。

Chinnaiyan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对转移肿瘤获得新鲜活检的重要性,肿瘤在治疗下进化成转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转移性肿瘤进行活检,然后建议治疗,而不是使用原发肿瘤的存档组织。”

【10】PNAS:研究发现蛋白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癌症转移!

DOI:10.1073/pnas.1614894114

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蛋白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允许癌细胞生长并转移。他们认为这项发现对于明白一系列恶性肿瘤如何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直肠癌、肺癌和皮肤癌等。他们的工作最近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在我们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了粘着斑激酶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促使产生分泌促癌蛋白。”梅奥诊所的皮肤科医生Alexander Meves博士说道。

Meves博士说癌细胞使用这些分泌的蛋白创造出刚性、不溶的支架,从而抑制抗癌免疫、促进肿瘤生长转移。转移是一种致命的状况,这种情况下癌细胞会从它们产生的部位到达机体其他部位。

“肿瘤细胞对它们的环境具有很强的响应性,它们会适应环境。”Meves解释道,“粘着斑激酶为细胞提供了环境信息,尤其是环境的刚性或弹性。”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癌症 癌症转移

怪,直肠肿瘤竟是前列腺癌

不忍寂寞,连前列腺癌也跑到直肠中凑起了热闹,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结直肠外科二区接诊一前列腺癌向外跳……详细>>

央视评成都确诊女孩信息遭泄露,不应将疫情的焦虑转移到网暴当中去?如何防止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在网络面前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或因为一张图片或朋友圈的心情表态而泄露个人信息,甚至遭到他人的报复,在21世纪该如何防止个……详细>>

乳腺癌分三六九等 不同乳腺癌治疗方式不同

乳腺癌分“三六九等”,有些乳腺癌经过治疗,可以十年、二十年的长期生存,但有些却在两三年内就复发、转移、去世。不同类型的乳腺癌适合的治疗方……详细>>

[6.7]报名参加中山六院讲座:“拯救”肠道健康 防范癌前病变

中山六院开展 “拯救”肠道健康,防范癌前病变的名医大讲堂活动,欢迎广大市民预约参加!详细>>

医学专家:国内女性乳腺癌病人出现年轻化趋势

作为国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居前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天宜乳腺医院乳腺外科学科……详细>>

  • 石敏

  • 马树东

  • 唐之雅

  • 叶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