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近七成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50小时 健康状况频告急

2015-07-03 09:29:23  来源:人民网    转载

6月29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突然在家中晕倒,送医院抢救,因心脏疾病不幸逝世,年仅43岁。在逝世前,李晶曾连续值班24小时,而此前,也曾多次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却因工作繁忙无暇去检查。

医护人员健康再次引发了社会关注。调查显示,中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等问题。专家认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推行分级诊疗,让患者就近就医,不往大医院挤,给医生“减负”,是解决当前医生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关键出路。

带病工作终致支撑不住

李晶1994年7月从广州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因为急诊科的特殊工作性质,很多医生都不愿意到急诊科工作,但李晶在急诊科一干就是21年,从未想过离开。

曾经与他一同并肩作战的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书琴至今仍难接受李晶的离去。“急诊医生里,他这么年轻就能够独当一面实在少有。”她表示,从李晶担任急诊科副主任起,就不断优化急诊科室的抢救流程,使得医院的急诊抢救模式与国际接轨,如今医院能在4分钟内出车抢救病人,近年的急诊出车率在全市一直数一数二。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他一直坚守在急诊一线,认真排查病人,不放过一丝疑点,因其突出表现,被评为医院“抗非”先进个人。在抢救一线,同事们总是看到他的身影。“甚至他脱掉白大褂,准备下班回家了,但一看到有患者送来,马上又穿上,参与并指挥医生抢救。”李书琴说。

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何鸿志说,按照李晶的职位和职务,本来他在急诊科只需值行政岗的三线班,但由于有同事休假,李晶就承担起了休假同事的二线值班,同时还肩负三线的科研教学行政等职责,“其实这么多年他自己也已经积攒了100多天的假期没有休。”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韦广莹与李晶共事了15年。“急诊值班很累,每次上完夜班,我都要靠安眠药才能睡着。”韦广莹说,6月中旬开始,李晶时常出现头晕、冷汗和胸闷的情况,“我们劝他去做检查,但那段时间人手太短缺,他又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始终没去成。”

何鸿志说,急诊科都是年轻人,基本上都处于过度疲劳的亚健康状态,“2011年急诊科新招了3个医生,但又走了3个医生,医生没增加,但工作也越来越忙,越来越累”。

因为是科室带头人,李晶会主动替同事值班,让同事可以多休息。端午节三天假期值班,李晶主动跟搭档韦广莹说,“我是男的我可以辛苦点,我上两天你上一天吧,你多陪陪家人。”

一份急诊科的值班表证明了李晶有多忙:周一到周五,李晶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半值日班,周六早上8时到周日早上8时则是一个连续24小时的班,结束后还要2个小时查房。

6月28日上午,他再次值完一次24小时的班后,身体已经支撑不住,最终在6月29日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医生健康状况频告急

今年,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告急的消息频传。

3月20日,我国杰出的心脑血管病、神经外科和介入科专家、广东省中医院的黄胜平教授因患肿瘤去世,年仅52岁。生前,他勇闯手术雷区,救人无数。

3月4日凌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一名刚工作三年的规培轮转女医生在麻醉科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

在这之前的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闫润栀医生猝死,年仅28岁,去世当天凌晨还抢救了一名病人。

在广州一家三甲大医院,平均每年都有十多个医务人员被查出患重病,其中超过一半患癌症,而且在岗医生患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医生患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在增加,很多医生神经衰弱,经常失眠。

今年5月,《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发布。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等问题。目前国内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与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相对照,医生群体的工作时间普遍超过这一标准,近七成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在急诊科、儿科尤为突出。以儿科医院为例,今年广东入夏以来,天气多变,儿科疾病多发,近期1.5万人次的门诊量已成广州市妇儿中心的常态,6月3日该院门诊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5743人次。与此同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日门诊量上周已突破3000人次,一名医生最高一天接诊了198名患儿。

向来关注医护人员健康的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微博)颇为感慨:“我们无奈地看到,医师健康状况不佳、超负荷状态比比皆是,我们似乎正在以牺牲医务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代价,来保障民众的健康。”他希望,社会各界能充分、客观、真实地了解医师执业状况,从而关注并理解医师这一特殊群体,为改善医患关系发挥自己的作用。

呼吁:分级诊疗势在必行

医疗界专家普遍认为,在让医生重视体检,及时进行心理舒缓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分级诊疗,让患者就近就医,不往大医院挤,从而给医生“减负”是解决当前医生超负荷工作这一问题的关键出路。

目前,广东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十分突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还比较薄弱。省卫计委副主任黄飞举例说:“7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高端医疗资源90%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仍存在。”

笔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正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用三年时间实现“大病不出县”。“广东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使县域内住院量占比提高到90%左右。”

为了让基层医疗的发展尽快步入快车道,广东还专门部署了对口支援工作,加快构建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58家县人民医院的纵横双轴贯通的支援体系,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

何鸿志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急诊科一线医生,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报考医学院校,更多的医生被培养出来进入医院工作,来缓解目前医生们的工作压力。

针对广东医生压力大,还不时承受着辱医袭医伤医等风险这一问题,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少林吐心声:“如今,医生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必须改善医患关系,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的职业尊严。否则,到70后、80后老了、病了的时候,很难再找到好医生看病了,那将是这一两代人的悲哀。”

专家还建议,社会要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支持,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医疗秩序和医生尊严,实现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罗小兵:很多人不科学跑步 一两年后要跑进医院

近一两年,跑步成为了城市年轻一族中最热门的健身方式之一。夜跑、马拉松……各种方式的跑步,成为年轻人运动、社交、展示生活态度的平台。随之而……详细>>

小心网络“张悟本” 网医大部分为新手

身体不适先上网查查看,悄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看病方式。而一位“网络医生”在记者的采访中透露,在众多的“网络医生”中,很大部分是新手医生,……详细>>

中山肿瘤医院廖振尔:希望家医在线为患者作出更多贡献

4月18日,中国专业的健康网站家庭医生在线与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在广州花园酒店召开合作新闻发布会,国内健康行业将迎来新格局。即日起……详细>>

张枫副秘书长:家医在线为提高全民幸福指数作出了贡献

2012年4月18日,家庭医生在线与网易强强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市花园酒店举行,宣布正式进行合作,标志着国内健康行业将迎来新格局。此次……详细>>

郑文艺:与协和医院共建营养频道是一次有意义的合作

2013年10月22日下午3点,家庭医生在线营养饮食频道上线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协和医院举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陈杰以及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学……详细>>

  • 徐评议

  • 刘茂才

  • 卓文燕

  • 蒋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