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专家:夏季高温警惕热射病 死亡率达50%-70%

2013-08-04 10:15:47      家庭医生在线

两天没开空调

杭州一位老太太

体温高达41.7℃

这是咋回事?入院时体温高达41.7℃并非只有高温曝晒才会患热射病

两天没开空调

杭州一位老太太

体温高达41.7℃

这是咋回事?

最近两天真是要热出人命了,杭州市59岁的何女士,在家没出门却热出了热射病,被送到医院抢救。

入院时体温高达41.7℃

据钱江晚报报道,虽然今年夏天热得要命,但何女士觉得,开空调太浪费,加上空调遥控器又出了点故障,所以哪怕24日那天杭城气温飙到了40.4℃,她都没有开空调。就这样在没有空调的屋子里接连熬了两天。

7月26日上午,正准备吃早饭的时候,何女士先是恶心呕吐,然后意识不清。家人立马把她送进医院抢救,何女士被120急救车送入医院时,已经陷入昏迷,体温一测,吓住了医师:41.7℃,但摸她的身上,却一滴汗都没有。经诊断,她是重度中暑,也就是医学上说的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然后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而大量积蓄,从而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

并非只有高温曝晒才会患热射病

据了解,重度中暑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热痉挛,因为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的丢失,出现身体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更严重的就演变成第二种热衰竭,高温持续不下,脏器功能产生障碍;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也是最致命的。

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宝玉介绍,热射病在急诊科并不少见,每年都会遇见几例。“这个热射病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达80%。”

王主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走进一个误区,不是只有长期在大太阳下曝晒的体力劳动者才会患有热射病,年老体弱的城市居民,长期处于闷热的环境中,也有患此病的可能。

“不少老人为了省电,哪怕天热在家也都不开空调。而对于老年人来说,高温天开空调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但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6℃~28℃。”

但老年人也不适宜一直躲在空调房里,所以每天也要定时通风。

高温谨防中暑 注意六大事项

近期,多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热浪”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许多影响。相关专家表示,高温天气是身体疾病、安全事故等的高发期,需要广大市民从生活点滴做起,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医生认为,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至37℃。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建议高温天气注意以下事项:

——适当减少外出时间。卫生专家建议,应尽量减少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或作业。当气温达到35℃以上,建议爱好运动的朋友要停止运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仁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行车注意四大事项。一是切忌拖鞋驾驶车辆,导致踩刹车不及时,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二是汽车在酷暑、高温条件下行驶,发动机水温上升较快,容易出现冷却水沸腾现象;三是行驶中发现水温表指示故障灯闪亮时,应立即停车并打开应急灯,等待救援车辆;四是高温天气会使轮胎温度上升、胎压增高,从而容易造成爆胎。

——注意生活细节,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空调病。海南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强说,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应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冰凉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应少用,尤其是小孩和在生理期的女性。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头部,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注意多吃果蔬及时补水。一些养生专家建议,高温天气时不能等到渴了再喝水,应适当喝一些盐水。日常饮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多吃能够预防中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等。

——轻度中暑现象不能忽视。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郑医生说,若发现中暑病人应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重度中暑病人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户外工作人员需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色浅的衣服。气象专家孙军说,高温户外工作需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携带必要的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要缩短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旦感到不适就应即时休息。

延伸阅读:

防暑用品,安全实用是正道

提到防暑用品,以前人们或许会脱口而出扇子、草帽、清凉油,现在可能一下子都数不过来。防暑用品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派生出更多的品类,出现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

暑期旅游的人多了,太阳能风扇帽、针对不同环境防晒霜等等专门为旅游防暑开发的用品多起来;烈日当空,五颜六色的防晒服成了不少城市的一道风景,不论大人小孩都开始穿上身;宝宝的防暑用品一点不能马虎,商家的服务更是到位,仅是驱蚊这一项,现在就细分为预防用的驱蚊水、防蚊贴,叮后用的止痒膏等等,还是国产进口多种品牌、多种香型供选择;家家有汽车了,酷暑之中爱车也得降降温,车用遮阳伞、车内遮光板、亚麻车垫、车载冰箱等汽车防暑用品越来越多。

丰富多样的产品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增添了许多便利,也激发了防暑用品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之成为令商家垂涎的大蛋糕。同时由于品类繁多,多是“小物件”,很难有品牌独占鳌头,于是乎大小品牌“百花齐放”成了防暑用品市场最大的特点。但在这种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背后,鱼龙混杂的现象就难以避免。

我们的记者在对不同的防暑用品市场调查中发现,夸大用途、以次充好、超过保质期等诸多问题都有出现。只见商标不见厂址、生产日期等任何说明的儿童游泳圈,可能含有大量甲醛,还容易漏气造成危险;汽车换气扇、快速降温剂一类的产品,有些噱头大于实际用途,有的还可能造成车内二次污染;号称能防紫外线的防暑服,有不少可能就是件能阻隔阳光的一般长袖衫……

在参差不齐的用品市场中,假冒伪劣要依靠市场监管者打击,在市场源头堵住“非正品”进场;商家得有良心,拿出真本事,做出属于自己的正品,相信小品牌照样可以做出大市场;消费者需要慧眼识珠,依靠正规的购买渠道,多了解些用品安全质量知识,不给忽悠者生存的土壤。

特别想说的是,虽然消费者难免会为尝试新鲜的物品买单,但安全是不容突破的底线,是正品的底线。不是只有进“口”的东西才涉及安全,消费者对于用品的质量和环保安全知识越来越丰富,用品安全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食品领域,商家已经见识过让消费者重拾信心是一项多么艰难的任务,当信任失去时,再低的价格也无法挽回消费者的心。希望这样的弯路不要在用品领域再次上演。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沉痛悼念我国神经病学名家—首届羊城名医刘焯霖教授

我国著名神经遗传病和帕金森病学家、神经遗传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首届羊城名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焯霖教授,因病医治无效……详细>>

仁心解码:走近精神病患者心中“我们的余医生”

也许,很多医生都是怀着“救死扶伤”的理想和愿景选择了从医这一条路,但余金龙主任不是,他说自己当初选择学医是简单而自然的,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详细>>

一代名医骆抗先:我的生命属于病人

86岁高龄的骆抗先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坚持在临床一线出诊看病、坚持立足临床进行小儿乙肝抗病毒研究、坚持撰写博客为乙肝患者答疑解惑、坚……详细>>

“神医”频频现世反向折射社会之病

湖北黄石73岁老中医徐维友,近日因为“天价药”被媒体曝光。一位患膀胱炎的病人,被他看出来淋巴癌等9种病,两个多月开了24.8万的处方,……详细>>

调查发现家庭厨房内有害菌含量远高于厕所

与卫生间相比,厨房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干净。不过,一个由多国卫生专家组成的研究机构日前发现,家庭厨房水龙头上的有害细菌比冲水马桶手柄上的多……详细>>

  • 彭强

  • 覃小兰

  • 李旭

  • 毕筱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