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中药走出去为什么漫长而曲折

2013-06-22 09:03:31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民周刊    家庭医生在线

近年来,一些中药企业有志于国际化,勇敢地走出去,其中一些企业将目标瞄向了世界上对药品管理最为严格的美国市场,希望借此敲开中药通向世界的大门。他们虽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迄今还没有一种中药以治疗性药品通过美国FDA批准,中药进入美国市场并进而进入国际市场之路仍然漫长而曲折。这些先行企业渴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更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方丹参滴丸:走国际化道路需政策扶植

“多年来,中医药国际化之路并不顺畅,迄今还没有中药以治疗性药品通过美国FD A批准。”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希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政府应该对明确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医药企业进行政策扶植。

2011年11月18日,其全资子公司天士力北美药业宣布,与IC O N和PA R EX EL两家全球领先的委托合同研究机构签订复方丹参滴丸全球III期临床研究合作意向。这是至今关于复方丹参滴丸最新信息。

熬到这一结果,天士力等了13年。13年前,对于最先扛出“中药现代化”大旗的天士力,围绕在其身边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怀疑和争论。

1994年,40岁的军人闫希军拿到了复方丹参滴丸国家新药证书。

1997年,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第一个通过FD A新药临床用药申请,正式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闫希军说:“尽管我们通过了申报,但按照FD A的标准做对照后才发现,自己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这一年是1997年,天士力一路高歌猛进的国际化道路戛然而止,这一停就是十年。

“没钱,当时测算下来,需要至少五六亿美元的资金,这对还处在企业初创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闫希军谈到,而更关键的问题来自技术、人才和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和理念。

天士力卧薪尝胆十年。十年间,天士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先后承担并完成30多项国家科研攻关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80多件,有90多项专利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

2007年,天士力再次启动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 AⅡ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在美国纽约、佛罗里达、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等分布于美国东南西北中地区的15个临床中心,完全按照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标准严格进行。

2009年底,全部研究顺利结束。结果显示,对国际公认的治疗心绞痛的黄金疗效指标(即运动耐量试验)及其它疗效指标,都一致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并且遵循几乎相同的量效规则,而且在临床上及统计上均有显著意义。更重要的是,临床试验中没有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这在任何西药的研究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充分证明复方丹参滴丸优于化学药物,这对澄清人们对中药的偏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8月,天士力宣布,复方丹参滴丸圆满完成美国FD AⅡ期临床试验,将申报最后一步的Ⅲ期临床试验。

回顾复方丹参滴丸国际化之路,闫希军希望,政府能在研发、技改项目资金、企业融资、税收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正处于国际市场开拓期的自主创新药物,实施专利补偿期限制度。对于成功走入国际市场的现代中药品种,延长中药保护品种期限。

血脂康:国际化最难的是资金

“美国F D A的门槛并非高不可攀。”绿叶制药集团北大维信公司总经理段震文在血脂康美国二期临床研究成功后感言。FD A并不“可怕”,它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对临床方案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研究的要求丝毫不会降低,要获得通过,没有任何捷径,惟有“过硬”二字。

血脂康FD A二期临床研究项目2010年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2011年初正式启动。2013年1月,顺利完成了美国二期临床试验。7月将与美国FD A就三期临床试验的情况开会沟通。

据段震文介绍,1996年,血脂康在国内上市不到1年,北大维信即将血脂康胶囊的原料特制红曲,作为保健品出口美国,很短时间内就进入了全美3.5万家超市。然而,2000年7月美国上诉法院的最终裁决,使北大维信的特制红曲黯然退出美国市场。

被中国人使用了千余年的中药只能披着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外衣在海外“打游击”,而不能名正言顺地以药品的身份走出国门,这段无奈的经历让段震文萌生出一个愿望:让血脂康以药品身份闯进国际主流市场!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胆大妄为”,但却不无根据:血脂康是以特制红曲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现代调脂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安全有效,拥有指纹图谱质量标准、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基本具备了药品有效、安全和稳定的科学基础,只要创造条件不懈努力,有望通过FD A的批准。

2006年,北大维信正式向FD A提交新药申请,2008年获得FD A二期临床试验的批复,在国家重大创制专项支持下,在绿叶集团国际化战略推动下,2011年初该研究终于正式启动。

2013年1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临床专家M arioty教授报告了血脂康美国二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共入选11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高剂量(2400毫克/天)、低剂量(1200毫克/天)治疗组,观察12周。结果显示,血脂康能显著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L-C)水平,并能全面调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等血脂指标。血脂康1200毫克/天持续应用8周降低LD L-C达28%,剂量加倍降幅增加4.5%,具有与他汀类药物类似的量效关系。同时,血脂康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明显的肝酶异常等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是国内临床机构首次参与调脂中药在FD A的注册临床研究,对国内临床研究与国际水平接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该项研究的顺利完成为血脂康在美国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国际化最难的是资金。“2008年FD A许可血脂康开展二期临床后,考虑到巨大的资金投入,我们本想寻求国际资本合作完成。但加盟绿叶制药后,刘殿波董事长毅然决定自己来啃这块‘硬骨头’。”段震文说起这段往事,至今感动不已。

根据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目前每一种批准的新药研发费用大概在13亿至17亿美元之间。这对成立仅十余年、迄今年销售收入不过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绿叶制药来说,显然是笔巨资。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李又欣指出,每年将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研发投入比例居国内制药企业前列。绿叶制药希望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能有一至两个产品在美国上市。

桂枝茯苓胶囊:做好临床方案方能进入国际市场

萧伟是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知名中药上市公司。

1996年,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研究”项目启动,并提出了“敲开FD A大门”的口号。1998年,科技部在攻关项目和国际化示范项目中,推荐了八个企业的八个中药品种以药品形式申请美国FD A认证,江苏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科技部一号召,企业全动起来了,选品种,写标书,先给省里报,省里再选送给科技部。”萧伟告诉记者,当时国内掀起了“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的高潮。1999年9月,科技部批准了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

新药在美国上市需执行一系列申请手续。FD A要对该新药的药理、毒理及安全性等做严格的技术检测,包含23项试验,大约1000例临床,至少需八年时间,费用在一亿美元以上。

萧伟意识到,桂枝茯苓胶囊要顺利进入临床,之前要做好两个准备工作:一是选好适应证,这个适应证一定要能填补西医药的空白或者说对其临床起补充作用;二是做好临床方案。“与代理公司沟通之后,得到了更为清晰的思路。”萧伟深有感触地说。

FD A在2000年1月13日通过了桂枝茯苓胶囊的临床申请。而从1999年到2001年,萧伟的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在北京数家医院补做临床试验,筛选适应证。然而就在这时,“9·11”事件爆发了。这不仅几乎毁灭了所有的注册材料,而且也使康缘与合作机构失去了联系。

FD A在2004年通过《植物药指南》,这才打开了植物药作为治疗性处方药注册的大门。而康缘经过几年的努力,也通过了FD A的临床预审(即Ⅰ期临床)。专家会之后,FD A随即批准了桂枝茯苓胶囊可以进入Ⅱ期临床。

2007年4月,康缘终于启动了桂枝茯苓胶囊在FD A的Ⅱ期临床。据了解,目前,Ⅱa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Ⅱb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相关阅读:

从维C银翘片看中药今不如昔 中药将亡于药?

6月18日,香港卫生署呼吁市民不要服用维c银翘片,因其含有未标示并且已被禁用的西药成分。

其实,维c银翘片的“不安全”,早就发现。2009年,四川省药监局公布:257批次不合格药品中,中成药占八成,其中就有维c银翘片。又据国家药监局通报,2004年至2010年,有关维c银翘片的不良反应,共计1885例。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因为药材的种植、加工、贮藏不符合传统要求。

从维c银翘片,可以看出中药的问题。两年前的一篇文章,让读者了解中药的今不如昔。

中医将亡于药?

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的访谈,相约在一家咖啡馆。他步履蹒跚,比5年前略见消瘦。

“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骆老解释说。

这位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结肠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了根治,骆老从医书中找到一方。

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骆老亲自按古法炮制。果然几剂而愈。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有时候连骆老的女儿都不例外。一次孩子发烧,咳得很厉害,工作繁忙的她为了快速治愈,也是直接送医院挂水去了,没想到连着一星期都没见好。而北京中医院一位医生,是名老中医的孙子,仅用了5味药,3服下去,小朋友就活蹦乱跳了。

这位医生姓周,夫人是京城名医施今墨的第三代。周医生用药有何高明之处?骆老说,重点是他每一味药都经过自己精心炮制。而现在的医院大多不炮制或者乱炮制。

一位老医生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老百姓怎么能不骂?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

作为华夏五千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枇杷露之前世今生

“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

据《本草备药》记载,枇杷叶性味苦平,功效为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京都念慈庵枇杷膏的传说,讲的就是清代杨孝廉的母亲肺弱哮喘,久咳不愈。幸得名医叶天士传授膏方,治愈了母亲顽疾。在有些山区,谁患上了“热咳”,痰厚且黄,就会去摘几片枇杷叶子,刷干净背面的长毛,加块冰糖煲一碗枇杷水,一般喝两三次就好了。

枇杷叶如何采集、炮制?

骆诗文详细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沾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

“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他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的时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根据古代本草记载,枇杷叶的茸毛必须修治,如果没有刷干净,则会入肺引起咳嗽。

“现在厂家告诉我,制药技术先进了,过滤丝网很细,多过滤两次,毛就没有了。我觉得匪夷所思:萝卜带泥煮出来的汤,跟洗干净去皮后煲出来的汤,味道能是一样的吗?”骆诗文反问。

道地药材“不地道”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

骆诗文对道地药材如数家珍:“当归,必须是甘肃定西地区的。大黄是甘肃礼县铨水乡的,生地,那就是河南焦作、温县,山西临沂、运城这一带,别的地方都不行……”

中药,为什么弄得如此复杂?

骆老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广州市荔湾区药监局官员曾指出:“有的中药材如板蓝根、人参等,长相和正宗产地的一模一样,本身也不是假药,但药检发现有效成分很少甚至为零,毫无药用价值。”同样是地黄,河南武陟产的和浙江某地产的经过检验,发现梓醇含量相差810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当蔬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

中药粗制滥造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更有甚者是直接将硫黄粉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颇为头痛。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来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使用醋酸配制的食醋,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

高价买“药渣”

“我买西洋参的时候特别烦,有时候一泡就没有味道了。”有位医生气愤地告诉记者,这类西洋参早已被萃取过有效成分。

骆诗文说,很多冬虫夏草也已被提炼,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误导消费者以为是真货。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

以下这些药材都发现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

如果说从前的中药造假,还只是在等级上以次充好,如今则是花样百出了。

骆诗文曾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山肉萸掺进葡萄皮,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把树枝包上毛皮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中成药造假则更有隐蔽性。比如衡量萸肉的质量标准是熊果酸的含量,一些药厂就往里掺山楂,结果一样达标,疗效只有天知道了。

(责任编辑:方瑞丽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专家:老虎等动植物濒危状况不应归罪于中医药

由于中医有虎骨入药传统,目前国际上存在“中医药造成老虎等动植物濒危状况”的偏见,近年不时出现国外中医诊所涉嫌使用濒危动物入药被查抄事件……详细>>

弥补鸡尾酒疗法不足 艾滋病治疗推广中医药制剂

艾滋病患者在服用一种特制的中药颗粒剂后,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受损的免疫功能也有所恢复——昨天闭幕的国际中医药预防艾滋病防治大会上,……详细>>

樊代明院士谈医改:中医发展 老本不能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民族的生存及繁衍作过重大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显示出……详细>>

卫计委:2015年中医药工作抓好“十大任务”

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14年中医药工作,研究部署2015年中医药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详细>>

深圳凉茶店私自配药致5名儿童铅中毒 提醒:凉茶不是茶!

据报道,近期深圳市市场稽查局联合龙岗区食药监分局、公安分局及卫生监督所,成功破获一例销售假药导致 5 名儿童出现铅中毒、急性肝损伤的案件……详细>>

  • 蒋海山

  • 徐评议

  • 刘茂才

  • 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