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惧台风!广东省脐血库千里驰援送脐血
9月23日晚,就在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沿海前夕,一份珍贵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已率先从广州白云机场启程,由广东省脐血库临床应用专员护送飞往合肥。这份配型成功的“生命火种”,被安全存放在专业的液氮转运罐中,最终顺利送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移植舱,为52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刘女士带来重生的希望。
原本按计划,这份脐带血将于24日送达医院。但气象部门23日中午发布的台风红色预警显示,"桦加沙"将以15级风力正面袭击粤东沿海。面对即将全面停运的交通网络,广东省脐血库果断决定 "启动应急预案,23日晚必须起飞!"同时启动绿色通道,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全力保障脐带血安全及时送达。
生命至上的应急响应
9月中旬,广东省脐血库接到查询申请:一位52岁的刘女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急性白血病,医生决定采用脐带血移植方案。
经全国查询配型,9月12日在广东省脐血库找到了一份相合度较高的脐带血。三天后,专家确认该脐带血符合移植标准,手术定于9月25日进行。
然而天气预报显示,超强台风“桦加沙”正朝广东沿海袭来。9月23日,广州宣布实施“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停运),对脐带血如期运送构成严峻挑战。
与台风赛跑的准备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时间要求,延误可能直接影响患者治疗。
面对台风逼近的突发情况,广东省脐血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将原定于24日的运送计划提前至23日晚执行。转运时间的延长,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必须在-150℃以下的深低温环境中储存。为确保因提前转运而延长的在途时间不影响细胞活性,脐血库对专用液氮转运罐的性能进行了严格验证,确认其能够稳定维持-150℃超低温环境超过60小时,完全满足此次任务的保活需求。
为确保万无一失,血库迅速协调各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加快完成各项审批流程。液氮库工作人员紧急办理出库交接手续,将始终处于-150℃深低温环境下的脐带血小心取出,封装进液氮罐中。转运全程使用智能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罐内温度变化,确保这份“生命火种”在25日移植时仍保持最佳活性。
这一系列针对转运时间提前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有效应对了台风天气带来的挑战,以保障患者如期接受治疗。
千里生命速递
9月23日19:04,广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携带液氮罐,赶在台风来临前顺利起飞。
“出发前3小时,我们还担心航班可能取消,就像以往应对台风时那样。”工作人员在飞行途中始终守护着装有脐带血的液氮罐,随时监控温度变化,确保细胞活性不受影响。
当晚20:42,航班顺利抵达合肥。这份脐带血被妥善保存,等待在9月25日移植当天准时送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场跨越千里、无畏台风的生命接力,最终为患者的如期治疗提供了坚实保障。
脐带血移植的生命希望
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进步,脐带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对于像52岁的刘女士这样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脐带血移植尤为重要。与传统移植方式相比,其配型成功率更高,能有效缓解“寻髓难”的困境,大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这更是一项重要的治疗选择。即便患者因身体条件无法进行常规移植,脐带血移植或输注也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截至目前,广东省脐血库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合法脐血库,已安全运营二十余年。此次成功的生命速递,再次展现了专业脐血库应对紧急情况的标准化流程和应急能力。
“每一次成功转运,都体现了我们应对突发情况的专业能力。”广东省脐血库负责人表示,“守护生命,我们永远在路上。”
(文/广东省脐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