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皮炎或湿疹Unspecified Dermatitis or eczema

更新时间:2025-06-18 22:19:45
编码EA8Z

关键词

索引词Dermatitis or eczema、未特指的皮炎或湿疹、皮炎、湿疹、皮炎NOS [possible translation]、湿疹NOS [possible translation]、eczematous dermatos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湿疹NOS、皮炎NOS
别名皮肤炎症、皮肤湿疹

未特指的皮炎或湿疹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皮肤活检显示特征性三联征:
    1. 海绵层水肿(表皮细胞间隙增宽)
    2. 棘层增厚(表皮增生)
    3. 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1. 典型临床症状
    • 持续性瘙痒(≥3天)
    • 多形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鳞屑或苔藓样变
  2. 体征特征
    • 皮损分布符合炎症模式(边界不清、对称性或区域性)
    • 排除其他特异性皮炎亚型(如特应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1. 实验室指标
    • 血清总IgE > 100 IU/mL(成人)或 > 年龄匹配参考值上限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 5%
  2. 病程特征
    • 皮损呈急性-亚急性-慢性演变过程
    • 瘙痒夜间加重
  3. 诱发因素
    • 明确环境暴露史(化学刺激物、过敏原)
    • 精神压力诱发或加重症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特殊检测] B --> B1(皮损形态学记录) B --> B2(瘙痒评分量表) B --> B3(皮肤划痕试验) C --> C1(血常规+嗜酸细胞计数) C --> C2(血清总IgE) C --> C3(斑贴试验) D --> D1(皮肤活检病理) D --> D2(皮肤超声) D --> D3(皮肤共聚焦显微镜)

判断逻辑

  1. 皮损形态学记录
    • 红斑/丘疹/水疱→急性期
    • 鳞屑/结痂→亚急性期
    • 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慢性期
  2. 斑贴试验
    • 阳性→提示接触性皮炎可能(需排除特异性亚型)
    • 阴性→支持内源性病因
  3. 皮肤超声
    • 表皮层增厚(>0.8mm)伴低回声带→慢性炎症
    • 真皮层血流信号增加→活动性炎症
  4. 病理活检
    • 海绵层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确诊核心依据
    • 伴嗜酸性浸润→提示过敏机制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 0.5-5% >5%: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需排查继发因素
血清总IgE <100 IU/mL(成人) 升高:反映Th2免疫优势,指导抗IgE治疗决策
CRP <5 mg/L 显著升高:提示继发感染或系统炎症,需抗生素干预
皮肤活检病理 无海绵水肿/浸润 海绵水肿:确诊价值;
嗜酸细胞浸润:需排除寄生虫或药物反应
微生物培养 阴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提示继发感染,需靶向抗菌治疗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优先排除特异性亚型:通过斑贴试验、特应性病史追问排除接触性/特应性皮炎
  2. 病理活检指征
    • 皮损持续>6周
    • 常规治疗无效
    • 怀疑肿瘤性病变
  3. 治疗响应验证
    • 糖皮质激素外用有效→支持炎症性诊断
    • 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提示组胺通路参与

参考文献

  1. ICD-11 皮肤疾病分类(EA8Z)
  2.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
  3. J Am Acad Dermatol. 2023;88(1):e1-e18(皮炎诊断共识)
  4. Br J Dermatol. 2022;186(Suppl 1):1-15(湿疹实验室评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