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侵袭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breast
编码2C61
子码范围2C61.0 - 2C61.4
关键词
索引词Invasive carcinoma of breast、乳腺侵袭性癌
缩写乳腺癌、乳腺恶性肿瘤、乳腺浸润性癌
别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腺癌、乳腺浸润癌、乳腺恶性腺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12C1 乳房
XA0VX8乳房下内象限XA0T50乳房下曲XA85A1输乳管XA3PG5乳房腋尾部XA1NS5乳房上半侧XA2JK3乳晕XA0US1乳房中央部分XA5MC5乳头XA3UY3乳房下半侧XA3LS6乳房上内象限XA2Q54乳房上外象限XA3JH6乳房内半侧XA94U2乳房下外象限XA9CM2乳房外半侧组织病理
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
XH06M2黏液性囊腺癌,非侵袭性XH5RJ2囊腺瘤,NOSXH2SE1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伴有相关的侵袭性癌XH3ZK9浆液性交界性肿瘤XH4U83腹膜假黏液性瘤,原发部位未知XH7834黏液性囊性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XH9DM1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XH4186浆黏液性癌XH5AF5产黏液性腺癌XH8ML6导管内乳头状-粘蛋白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良恶性未确定XH8MD2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有低度发育不良XH7BB4低级别阑尾黏液性瘤XH2M29黏液性腺瘤XH7K36黏液性囊性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XH1YW4宫内膜浆液性子上皮内癌XH2KK0低粘着性癌XH55F1房-室结的囊性瘤XH6ZU1透明细胞囊腺瘤XH8EW6黏液性囊性肿瘤伴有中度上皮内瘤变XH4070导管内乳头状-粘蛋白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XH1390黏液性囊腺癌,NOSXH5RX2黏液腺腺瘤XH5P21实体假乳头状癌XH8NV8输卵管浆液性上皮内癌(STIC)XH4KC5黏液癌,胃型XH0219囊腺癌,NOS--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恶性XH83J5腹膜假黏液瘤XH12V5低级别浆液性腺癌XH5WU3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侵袭性XH81P3黏液性囊性肿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XH38C4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良性XH0572微乳头状浆液性癌XH8XL1黏液性囊性肿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XH0EK3黏液性囊性肿瘤伴有低度发育不良XH1K19黏液性囊性瘤,伴有相关的侵袭性癌XH0XE5印戒细胞/组织细胞样癌XH4546印戒细胞癌XH6JU6乳头状囊腺癌,NOS--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肿瘤,原位XH1S75黏液腺癌XH5E0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非侵袭性XH7A08浆液性癌,NOSXH3AE9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XH6H73黏液性囊腺瘤,NOSXH9MS1乳头状囊腺纤维瘤XH0FM6乳头状囊腺瘤,NOSXH3MB3导管内乳头状粘蛋白瘤伴有高度发育不良XH8PZ6浆液性上皮内癌XH6NK7黏液性囊性肿瘤伴有低度上皮内瘤变XH3FD4卵巢实体假乳头状瘤XH2FF0交界恶性黏液性囊性瘤XH0556浆液性微囊性腺瘤XH24N6高级别浆液性癌XH5EQ2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XH5232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XH0RB9黏液性交界性瘤XH8TJ0浆液性囊腺瘤,NOSXH3RD4克根堡氏瘤XH56K0转移性印戒细胞癌XH9BE7浆黏液性囊腺瘤XH1P30乳头状囊腺瘤,交界恶性 纤维上皮性肿瘤
--纤维上皮性肿瘤,恶性XH6RL8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NOSXH59X8黏液性腺纤维瘤,NOSXH07C7交界恶性的浆液性腺纤维瘤XH8HJ7叶状瘤,恶性XH91Y8腺纤维瘤,NOSXH0N11小管周纤维腺瘤XH4RU1巨大纤维腺瘤XH2M30交界恶性的囊腺纤维瘤XH2YZ1交界恶性的黏液性囊腺纤维瘤XH0WW5黏液性囊腺癌性纤维瘤XH9HE2纤维腺瘤,NOSXH5ZB5浆液性腺纤维瘤,NOSXH6NJ7布伦纳瘤,恶性XH1VJ0浆黏液性腺纤维瘤XH7AR7交界恶性的黏液性腺纤维瘤XH6PQ0浆液性囊腺癌性纤维瘤XH7JU0乳头状腺纤维瘤XH5DX3布伦纳瘤,NOS--纤维上皮性肿瘤,良恶性未确定XH5853脂肪纤维腺瘤XH50P7叶状瘤,良性XH4MA6小管内纤维腺瘤XH9JC2浆液性腺癌性纤维瘤XH7284黏液性腺癌性纤维瘤XH5NK4叶状瘤,交界XH7ZU2后肾腺纤维瘤XH5S99囊腺纤维瘤,NOSXH2CH8布伦纳瘤,交界恶性XH75P5导管周围间质肿瘤,低级别--纤维上皮性肿瘤,良性XH9SM7黏液性囊腺纤维瘤,NOSXH70H4幼年纤维腺瘤 导管和小叶性肿瘤,恶性
XH9GX4浸润性导管和胶样癌XH1N58粉刺癌,NOSXH9551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原位癌XH5KW8男性乳腺癌XH9G73炎性癌XH6MH3浸润性导管和小叶原位癌XH32K6乳腺基底样癌XH55H7髓样癌,伴有淋巴样间质XH7KH3浸润性导管癌,NOSXH8MA7导管内乳头状腺癌,伴有侵袭XH9620髓样腺癌XH8KR8乳腺乳头状癌XH2ST9浸润性导管和筛状癌XH4EK4分泌黏液的汗腺癌XH9C56浸润性微乳头状乳腺癌XH3969浸润性导管和黏液癌XH3E21佩吉特病,乳房XH8RN5浸润性导管和小叶癌XH3RK9乳腺管状小叶癌XH0GT6非特殊型浸润性癌XH47A6佩吉特病和乳房的浸润性导管癌XH1ND7浸润性导管和管状癌XH9Z29导管内和小叶癌XH6KZ1非典型髓样癌XH1146乳腺幼年性癌XH5SD5多形性腺癌XH9B99髓样癌XH3CB4浸润性小叶合并其他型癌XH90W1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有相关的侵袭性癌XH4ZU9肛门-生殖器乳腺样腺癌XH9FX2乳腺型腺癌XH8TH6囊性分泌亢进性癌XH2XR3小叶癌,NOSXH2YP5髓质癌,NOSXH0C76佩吉特病和乳房导管内癌XH44J4分泌性癌XH1XB5伴有浸润的实性乳头状癌XH9HB7小叶癌,多形性XH70F8佩吉特病,乳房以外的XH0408浸润性小管癌XH8CS0浸润性导管合并其他型癌XH6PY4导管癌,促结缔组织增生型临床表现
XH6PY4慢性癌痛严重度
XH6PY4III期XH6PY4I期XH6PY4IV期XH6PY4II期其他严重度1
XH6PY4II级XH6PY4I级XH6PY4III级XH6PY4未定等级XH6PY4IV级其他严重度2
XH6PY4C 区域性疾病XH6PY4A 缓解/病愈XH6PY4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乳腺侵袭性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乳腺侵袭性癌是指癌细胞已经突破了乳腺导管或小叶腺体的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组织侵袭的一种乳腺癌类型。这种癌症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风险,是乳腺癌中较为严重的一类。它包括多种亚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这些亚型在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上有所不同。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
- 家族史:有家族成员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
-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如BRCA1/2、TP53等,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生率。
-
激素因素:
- 雌激素暴露: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例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 孕激素和其他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生活方式因素:
- 肥胖:肥胖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中更为明显。脂肪组织可以转化为雌激素,从而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
- 饮食习惯:高脂饮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
-
环境因素:
- 电离辐射:胸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 化学物质:某些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农药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
其他因素:
- 年龄: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高。
- 个人病史:曾患有良性乳腺疾病(如非典型增生)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 种族和地域差异:不同种族和地区的人群乳腺癌发病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
细胞异常增殖:
- 癌细胞在乳腺导管或小叶内异常增殖,最终突破基底膜进入周围间质组织。
- 癌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酶,促进血管生成和侵袭能力,从而加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
局部侵袭:
- 癌细胞侵入邻近组织,如脂肪、皮肤、胸肌等,导致局部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 侵犯淋巴管和血管,形成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
-
远处转移:
- 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骨、肺、肝和脑。
- 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远处器官,形成继发性肿瘤。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乳房肿块: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
- 皮肤改变:可能出现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皮肤红肿等症状。
-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性或浆液性乳头溢液。
- 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乳房疼痛或不适感。
-
伴随症状:
- 局部晚期乳腺癌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
- 远处转移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骨痛、呼吸困难、黄疸等。
参考文献:
- 《Fields Virology》
- 流行病学监测数据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医学研究和文献资料,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