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产科瘘有关的阴道狭窄或阴道闭锁Vaginal stenosis or gynatresia related to obstetric fistula

更新时间:2025-06-19 05:44:28
编码GC04.1A

关键词

索引词Vaginal stenosis or gynatresia related to obstetric fistula、与产科瘘有关的阴道狭窄或阴道闭锁
缩写Vaginal-stenosis-or-gynatresia-related-to-obstetric-fistula
别名产科瘘引起的阴道狭窄、产科瘘导致的阴道闭锁、产科瘘相关的阴道狭窄或闭锁、产科瘘所致阴道狭窄、产科瘘所致阴道闭锁

与产科瘘有关的阴道狭窄或阴道闭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手术探查联合影像学确认
      • 术中直视下证实阴道瘢痕性狭窄/闭锁(阴道腔隙<2cm或完全闭锁)。
      • 影像学(盆腔MRI)同步显示瘘管走向及周围纤维化(瘢痕厚度>5mm)。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产科损伤史
      • 难产史(产程>24小时)或器械助产(产钳/胎吸)。
    • 复合性症状
      • 持续性尿失禁(尿液经阴道漏出)合并性交困难(阴道插入深度≤4cm)。
    • 体征证据
      • 盆腔检查见阴道瘢痕挛缩(弹性丧失)及瘘管开口(膀胱/直肠阴道瘘)。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阈值
      • 三维超声显示残余阴道长度<5cm(正常>7cm)。
      • MRI T2加权像示瘘管周围纤维化范围>2cm。
    • 实验室支持
      • 尿培养阳性(革兰阴性菌>10⁵ CFU/ml)或尿常规脓尿(WBC>10/HPF)。
    • 功能评估
      • 膀胱亚甲蓝试验阳性(阴道纱布蓝染)。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试验] B --> B1[盆腔检查:瘢痕位置/范围] B --> B2[瘘管开口探查] C --> C1[三维超声:瘢痕厚度测量] C --> C2[盆腔MRI:瘘管三维重建] D --> D1[膀胱亚甲蓝试验] D --> D2[直肠指诊+染料试验]

  2. 判断逻辑

    • 盆腔检查
      • 瘢痕位置决定手术入路(前壁瘢痕提示膀胱瘘风险高)。
      • 瘘管开口数量关联修复复杂度(>2个瘘口需分层修补)。
    • 三维超声
      • 瘢痕厚度>5mm需联合皮瓣移植,<3mm可单纯切开。
    • 盆腔MRI
      • T2低信号区=成熟瘢痕(手术切除重点),高信号区=活动性炎症(需术前抗感染)。
    • 膀胱亚甲蓝试验
      • 蓝染位置=瘘管最低点(手术修补关键锚定点)。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尿常规

    • 亚硝酸盐阳性
      • 意义:提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需立即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
    • 脓尿(WBC>10/HPF)
      • 意义:表明活动性泌尿系感染,禁忌手术直至感染控制。
  2. 尿培养

    • 大肠埃希菌>10⁵ CFU/ml
      • 意义:证实瘘管相关上行感染,需根据药敏选药(如呋喃妥因)。
    • 多重耐药菌阳性
      • 意义:提示需延长围手术期抗生素覆盖(如碳青霉烯类)。
  3. 血常规

    • Hb<100g/L
      • 意义:慢性失血性贫血(常见于直肠瘘),需术前输血纠正。
    • 中性粒细胞>75%
      • 意义:全身性感染征象,需推迟手术并抗感染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产科损伤史 + 复合症状 + 手术/影像学瘘管证据。
  • 检查优先级:盆腔检查 → 膀胱亚甲蓝试验 → 盆腔MRI(金标准)。
  • 实验室预警:尿培养阳性或脓尿需优先抗感染,再行修复手术。

参考文献

  • FIGO《产科瘘诊疗指南》(2024)
  • WHO《女性生殖道损伤管理共识》
  • 《国际妇产科杂志》瘢痕性阴道狭窄诊疗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