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肾小管功能疾患Other specified Renal tubular function disorders
编码GB90.4Y
关键词
索引词Renal tubular function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肾小管功能疾患、肾小管功能受损性疾患,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肾功能损害所致疾患;肾功能不全所致疾患、肾损害所致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肾功能受损所致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肾功能紊乱 [possible translation]、肾功能受损性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肾功能受损所致疾患、肾功能受损性疾患、肾功能紊乱、肾损害所致疾患、遗传性肾低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贫血-肾衰竭、一过性假性醛固酮减少症、一过性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TPHA]、瞬时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短暂性假性低醛固酮血症、肾性失镁、肾性镁耗、与分类于他处的家族性或遗传性疾患有关的肾性失镁、获得性肾性失镁、水排泄障碍
缩写OTFND、其他特指肾小管功能疾患
别名其他特指肾小管疾病、其他特定肾小管功能异常、其他指定肾小管功能紊乱、其他特指肾小管病变
其他特指的肾小管功能疾患(GB90.4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肾小管功能特异性缺陷验证:
- 通过氯化铵负荷试验或碳酸氢钠负荷试验证实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尿pH无法降至≤5.5或HCO₃⁻重吸收率<80%)。
- 基因检测明确特定转运蛋白突变(如SLC34A1、TRPM6、CLCNKB等基因致病性变异)。
- 肾小管功能特异性缺陷验证: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持续电解质紊乱:
- 低钾血症(血清钾<3.5 mmol/L)或低镁血症(血清镁<0.7 mmol/L)。
-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清HCO₃⁻<22 mmol/L,血氯>110 mmol/L)。
- 尿液成分异常:
- 肾性糖尿(尿糖阳性,血糖正常)或氨基酸尿(尿氨基酸排泄量>正常值2倍)。
- 低渗尿(尿渗透压<300 mOsm/kg·H₂O)伴多尿(尿量>3 L/天)。
- 持续电解质紊乱: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肌肉无力、手足搐搦、骨痛或生长迟缓(儿童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
- 肾结石病史或影像学证实(X线/CT显示泌尿系钙化灶)。
- 功能试验阈值:
- 钙负荷试验:尿钙/肌酐比值>0.2(成人)或>0.8(儿童)提示高钙尿症。
- 磷排泄分数>20%支持低磷血症性佝偻病。
- 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层级结构):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尿液分析] A --> C[血液生化] B --> D[尿渗透压/比重] B --> E[尿糖/氨基酸定量] C --> F[电解质+血气分析] C --> G[肾功能] A --> H[功能试验] H --> I[氯化铵负荷试验] H --> J[碳酸氢钠重吸收试验] A --> K[病因学检查] K --> L[基因检测] K --> M[自身免疫抗体] K --> N[重金属筛查] A --> O[并发症评估] O --> P[骨密度检测] O --> Q[肾脏超声] O --> R[心电图] -
判断逻辑:
- 尿液分析:
- 低渗尿(<300 mOsm/kg)→ 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
- 尿糖阳性+血糖正常→ 确诊肾性糖尿,指向近端小管损伤。
- 血气分析+电解质:
-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pH<7.35,HCO₃⁻↓,Cl⁻↑)→ 提示远端/近端RTA。
- 低钾+低镁→ 需排除Gitelman/Bartter综合征。
- 功能试验:
- 氯化铵负荷试验后尿pH>5.5→ 确诊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
- HCO₃⁻重吸收率<80%→ 确诊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TA)。
- 基因检测:
- SLC34A1突变→ 遗传性低磷血症;CLCNKB突变→ Bartter综合征。
- 尿液分析: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清钾 | 3.5-5.0 mmol/L | <3.5 mmol/L:肾小管失钾(Bartter/Gitelman),需补钾并排查醛固酮异常。 |
血清镁 | 0.7-1.1 mmol/L | <0.7 mmol/L:TRPM6突变或药物毒性,可致神经兴奋性增高,需镁剂替代治疗。 |
动脉血pH | 7.35-7.45 | <7.35 + 高氯血症:提示肾小管酸中毒,需碱化治疗(如枸橼酸钾)。 |
尿钙/肌酐比值 | 成人<0.2;儿童<0.8 | >阈值:高钙尿症,增加肾结石风险,需限钙饮食+噻嗪类利尿剂。 |
尿渗透压 | 600-1200 mOsm/kg·H₂O | <300 mOsm/kg:浓缩功能障碍,需排查AQP2异常或慢性间质性肾炎。 |
尿氨基酸定量 | <200 mg/24h | >400 mg/24h:近端小管重吸收缺陷,需补充丢失氨基酸及维生素D。 |
磷排泄分数(FEₚ) | <20% | >20%:磷重吸收障碍,可致骨软化,需活性维生素D+磷酸盐补充。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满足:①特异性功能试验异常;②持续性电解质紊乱+尿液成分异常。
- 辅助检查按层级推进:初筛(尿检+血生化)→功能试验→基因/病因学检测→并发症评估。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监测:低钾/低镁提示小管转运缺陷,代谢性酸中毒需区分近/远端RTA。
参考文献:
- KDIGO《肾小管疾病临床实践指南》(2022)
- 《Brenner & Rector's The Kidney》(第11版)
- NIH《罕见肾小管疾病诊疗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