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

更新时间:2025-06-19 03:43:42
编码GB04
子码范围GB04.0 - GB04.Z

关键词

索引词Male infertility
同义词male sterility、absolute infertility、绝对性不育、男性不育
缩写NID
别名男性不育症、男性不孕症、男科不育、男性无子症、男子不育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精液分析异常(WHO第5版标准)
      • 连续2次(间隔≥3周)精液检测显示:
      • 精子浓度 <15×10⁶/ml(少精子症)
      • 前向运动精子比例 <32%(弱精子症)
      • 正常形态精子 <4%(畸精子症)
      • 或完全无精子(无精子症)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夫妻规律无避孕性生活≥12个月未妊娠
    • 排除女性不孕因素(需配偶完成基础生育力评估)
    • 至少1次精液分析符合上述金标准
  3. 支持条件(病因学证据)

    • 内分泌异常
      • 血清FSH >10 IU/L(提示生精障碍)
      • 睾酮 <300 ng/dL + LH升高(性腺功能减退)
    • 解剖结构异常
      • 阴囊超声显示睾丸体积<15ml 或 精索静脉内径≥3mm
      • 输精管缺如/结节(体检或超声证实)
    • 遗传学证据
      • 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PCR检测)
      • 47,XXY核型(Klinefelter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男性不育初筛] --> B(精液分析) A --> C(病史与体检) B --> D{异常类型} C --> E{体征异常} D --> D1[少/弱/畸精子症] --> F(激素六项) D --> D2[无精子症] --> G(睾丸活检) E --> E1[睾丸体积小] --> H(染色体核型) E --> E2[精索静脉曲张] --> I(阴囊超声) F --> J{FSH升高?} J --> J1[是] --> K(遗传学检测) J --> J2[否] --> L(抗精子抗体) G --> M{是否有精子?} M --> M1[是] --> N(输精管造影) M --> M2[否] --> O(显微取精评估)

判断逻辑

  1. 精液分析
    • 首次异常:需间隔3周复查确认
    • 无精子症:区分梗阻性(睾丸体积正常+FSH正常)与非梗阻性(睾丸小+FSH升高)
  2. 阴囊超声
    • 精索静脉内径≥3mm + 返流时长>1秒 → 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 睾丸体积<12ml → 提示严重生精障碍
  3. 激素检测
    • FSH>2倍上限 + 睾酮↓ → 原发性睾丸衰竭
    • FSH/LH↓ + 睾酮↓ → 下丘脑-垂体病变
  4. 遗传学检查
    • AZFc区缺失 → 可行显微取精
    • AZFa/b区缺失 → 禁止手术取精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精子浓度 ≥15×10⁶/ml <15×10⁶/ml:少精子症(生育力显著下降)
0:无精子症(需区分梗阻/非梗阻)
前向运动精子(PR) ≥32% <32%:弱精子症(精子穿透卵子能力下降)
正常形态精子 ≥4% <4%:畸精子症(受精失败风险增加)
血清FSH 1.5-12.4 IU/L >12.4 IU/L:生精上皮损伤
>20 IU/L:不可逆生精障碍
血清睾酮 300-1000 ng/dL <300 ng/dL:性腺功能减退(需查LH/PRL)
抑制素B ≥80 pg/ml <80 pg/ml:支持细胞功能障碍(比FSH更早反映睾丸损伤)
抗精子抗体 MAR/IBT检测<50% ≥50%:免疫性不育(影响精子活力和穿透能力)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精液分析是基石,必须严格遵循WHO第5版操作标准。
  • 病因分层
    • 睾丸前因素:下丘脑-垂体疾病(FSH/LH/睾酮均↓)
    • 睾丸因素:生精障碍(FSH↑+睾丸体积↓)或遗传缺陷
    • 睾丸后因素:梗阻(FSH正常+精浆生化异常)或免疫攻击
  • 关键警示
    • 无精子症患者需优先排除克氏综合征(47,XXY)
    • 精索静脉曲张Ⅲ度需手术干预(改善率约40%)

参考文献

  1. 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
  2. 《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6版)
  3.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男性不育症诊疗指南》(2022更新)
  4. Tüttelmann F, et al. Genetics of male infertility. Nat Rev Uro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