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
编码XM2QP5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药用辅料) - 来源与性状
苯甲酸钠(C₇H₅NaO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苯甲酸与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中和制得。其性状为白色颗粒、结晶性粉末或晶体,无臭或略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且具收敛性。相对分子质量144.12,密度1.44g/cm³,易溶于水(pH 8)、甘油和甲醇,微溶于乙醇,空气中稳定但易吸潮。 - 管理级别
非处方药(OTC-B),原因:作为食品和药品的防腐剂,安全性较高,在规范剂量下无需处方即可使用。 - 临床价值
药用辅料(H3),原因:主要作为防腐剂、助溶剂和缓蚀剂,用于延长药品和食品保质期,无直接治疗作用但为制剂稳定性提供支持。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防腐抑菌:在酸性环境(pH 2.5-4.0)中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发挥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药品(如口服液、注射剂)、食品(果汁、沙拉酱)及化妆品。
- 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如可可豆碱、茶碱的助悬剂。
- 缓蚀剂:在水处理中抑制金属腐蚀。
- 肝功能检测:曾用于口服或注射以评估肝功能。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头痛、胃肠道刺激。
- 长期高剂量可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苯(潜在致癌物)。
-
禁忌与风险
- 避免与强酸(如维生素C)或碱性物质混合,以防析出苯甲酸或降低防腐效果。
-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因钠离子可能加重水钠潴留。
- 禁用于对苯甲酸类过敏者。
参考文献
(注:依据国际药典、制药工业标准及相关化学文献整理,具体文献来源需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FDA/EMA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