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结石病Sialolithiasis
编码DA04.4
关键词
索引词Sialolithiasis、唾液腺结石病、涎腺结石、涎石、涎腺或涎管结石、涎腺导管结石 [possible translation]、涎管石病 [possible translation]、涎腺导管结石、涎管石病、下颌下腺管结石、沃顿管结石
同义词Calculus of salivary gland or duct、Stone of salivary gland or duct、calculus of salivary gland、salivary calculus、salivary gland calculi、salivary gland calculus、salivary stone、sialolith、salivary duct calculi、sialodocholithiasis
缩写涎石症
别名涎腺结石病、唾液腺石
唾液腺结石病 (DA04.4) 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疼痛:
- 进食相关疼痛:患者在咀嚼或吞咽过程中常感到受影响区域突然剧痛,尤其是在进食酸性食物时更为明显。疼痛通常在停止进食后30分钟至1小时内逐渐缓解(高,70%-90%)。
- 非特异性不适:部分患者平时可表现为轻度钝痛或胀痛(常见,50%-70%)。
-
肿胀:
- 进食后腺体肿胀:因唾液分泌受阻导致腺体肿胀,进食后20-30分钟达到高峰(高,70%-90%)。
- 持续性肿胀:长期梗阻未解除时,腺体可能出现持续性肿胀(较低,20%-40%)。
-
口干:
- 患侧局部口干感:由于单侧导管阻塞,患者可能主诉患侧口腔黏膜干燥(中等,30%-50%)。
-
复发性炎症:
- 继发感染性炎症:约50%-70%的患者因结石滞留合并细菌感染,出现急性涎腺炎表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发热)。
其他可能症状
- 全身伴随症状:
- 发热: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可出现(较少见,10%-20%)。
- 吞咽困难:颌下腺结石较大时可压迫舌神经(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唾液腺肿胀:
- 腺体触诊硬结:可触及腺体内质地坚硬的结石(颌下腺更易触及)(高,60%-80%)。
- 导管口红肿:急性感染时可见导管口黏膜充血水肿,挤压腺体可有浑浊分泌物(中等,40%-60%)。
-
唾液腺结石:
- 导管前端结石可视:约30%-50%的颌下腺导管结石可通过口底触诊或口腔视诊发现。
-
继发性感染:
- 局部化脓体征:严重感染时腺体表面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脓肿形成后可触及波动感(较少见,10%-20%)。
非典型体征
- 腺体功能减退:
- 慢性梗阻性腺体萎缩:长期梗阻(>6个月)可能导致腺体分泌功能部分丧失(较少见,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X线检查:
- 下颌横断咬合片:对颌下腺导管前段结石检出率约80%(钙化结石显影)。
-
超声检查:
- 结石特征:显示强回声团伴声影,诊断敏感性约85%-95%。
-
CT检查:
- 非钙化结石检测:薄层CT可发现约90%的结石,包括部分透X线的结石。
-
实验室检查:
- 急性期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阳性率:约60%-80%)。
- 唾液培养:继发感染时可见致病菌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医学知识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治疗方案应以专业医生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