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食管疾病Other specified Diseases of oesophagus
编码DA2Y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oesophagus、其他特指的食管疾病、其他食管疾病、某些特指的食管疾病、获得性食管畸形 [possible translation]、获得性食管畸形、食管无力、食管弛缓、食管偏离、食管扩张、食管缺血性坏死、食管移位、食管外瘘、食管瘘NOS、食管皮肤瘘、食管白斑、食管囊肿、食管坏死、食管麻痹、食管软化
别名其他特定食管病、其他具体食管病、其他明确的食管病
其他特指的食管疾病(DA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影像学直接证据:通过内镜、钡餐造影或CT检查观察到特异性结构异常(如瘘管、囊肿、移位等),结合组织活检确认病理改变。
- 功能检测确诊:食管测压显示特征性动力障碍(如食管无力时蠕动波幅<30 mmHg,弛缓时LES压力>45 mmHg)。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条件):
- 结构/功能异常证据:符合以下任一病变:
- 获得性畸形(狭窄/成角/瘘管)
- 食管扩张(腔径>3 cm伴食物潴留)
- 瘘管形成(食管-气道/皮肤通道)
- 动力障碍(测压异常+吞咽困难)
- 排除常见疾病:需排除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等ICD-11明确分类疾病。
- 结构/功能异常证据:符合以下任一病变: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需满足≥2项):
- 吞咽困难(发生率70%-90%)
- 胸骨后疼痛(40%-60%)
- 体重下降>5%(30%-50%)
- 高危因素:
- 食管手术史/腐蚀性损伤
- 神经系统疾病(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
- 纵隔占位病变
- 炎症标志物支持:CRP>10 mg/L或ESR>20 mm/h(提示活动性病变)。
- 典型症状组合(需满足≥2项):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体系
├── 形态学检查
│ ├── 内镜(白光/NBI) → 观察黏膜/结构
│ ├── 钡餐造影 → 动态评估食管形态
│ └── CT/MRI → 三维重建/周围组织关系
├── 功能学检查
│ ├── 食管测压 → 蠕动/LES功能
│ └── pH-阻抗监测 → 排除反流影响
└── 病理学检查
├── 活检 → 组织病理诊断
└── 囊液分析 → 囊肿性质判定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发现瘘口/囊肿/坏死黏膜 → 直接支持DA2Y诊断
- 黏膜正常但管腔扩张 → 需结合测压排除动力障碍
- 钡餐造影:
- 钡剂分流(瘘管)或滞留(扩张) → 特异性表现
- 食管走行偏移 >30° → 提示机械性移位
- 食管测压:
- 近端蠕动波幅<30 mmHg → 确诊食管无力
- LES残余压>45 mmHg → 支持弛缓诊断
- CT检查:
- 食管壁气体/造影剂外溢 → 证实瘘管
- 纵隔占位压迫食管 → 解释移位机制
- 内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如坏死性食管炎/瘘管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 ESR >20 mm/h:持续升高反映慢性组织损伤(如扩张食管食物潴留致炎症)。
-
血常规:
- 白细胞 >11×10⁹/L:合并感染(常见于食管外瘘继发纵隔炎)。
- 血红蛋白 <110 g/L:慢性失血(瘘管渗血/坏死溃疡出血)。
-
血清白蛋白:
- <35 g/L:营养不良标志(吞咽困难致摄入不足),需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检测:
- 囊液CEA升高:提示获得性囊肿恶性转化风险,需手术切除。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疑似病例:吞咽困难+胸痛者→优先钡餐/内镜筛查结构异常。
- 确诊步骤:
- 发现特异性病变(瘘管/囊肿等)→ 符合DA2Y分类
- 无结构异常者→ 食管测压确诊动力障碍性疾病
- 实验室价值:辅助评估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非独立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WHO《食管疾病诊断指南》(2025修订版)
-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DA2Y诊断共识
- 《美国胃肠病学会动力障碍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