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牙性龈炎Eruptive gingiv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00:15
编码DA0B.2

关键词

索引词Eruptive gingivitis、出牙性龈炎、萌出性龈炎
缩写萌龈炎
别名萌芽期龈炎、出牙期间的牙龈炎、儿童出牙期龈炎、牙萌出时的龈炎

出牙性龈炎(DA0B.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1. 疼痛与不适

    • 出现几率:常见(70%-90%)。
    • 表现为牙齿萌出区域的钝痛或局部压迫感,尤其在咀嚼硬物时加剧。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描述而表现为烦躁或拒绝进食。
  2. 牙龈异物感

    • 出现几率:常见(60%-80%)。
    • 患者自觉牙龈局部肿胀、隆起,可能伴随咬合时异物摩擦感。
  3. 咀嚼功能受限

    • 出现几率:较少见(20%-40%)。
    • 牙龈过度肿胀可干扰牙齿正常萌出路径,导致暂时性咬合紊乱。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牙龈红肿

    • 出现几率:高(90%以上)。
    • 萌出牙周围的牙龈呈现鲜红色至暗红色,表面光亮,质地松软,边缘呈半圆形隆起(覆盖部分牙冠)。
  2. 探诊出血

    • 出现几率:常见(70%-85%)。
    • 轻触或探针检查时易诱发牙龈出血,提示局部炎症活跃。
  3. 局部糜烂或溃疡

    • 出现几率:较少见(10%-20%)。
    • 反复机械刺激(如咬硬物)可能导致牙龈表面糜烂,形成浅表溃疡。

实验室或影像学特征

  1. 影像学表现
    • 牙片检查:可见牙齿部分萌出,牙冠周围被牙龈组织覆盖,无牙槽骨吸收(与牙周炎鉴别)。
    • 出现几率:影像学特征仅在临床诊断存疑时需检查,无明确数据支持具体发生率。

参考文献

  • 《口腔颌面外科学》:描述出牙性龈炎的疼痛、红肿及探诊出血为典型临床表现。
  • 《口腔解剖生理学》:强调牙齿萌出期牙龈覆盖与菌斑堆积的关联性。

: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牙齿萌出阶段、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及时清除局部菌斑和减少机械刺激可显著缓解炎症。若合并感染(如化脓),需警惕急性多发性龈脓肿(DA0B.4)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