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眼后节结构性发育异常Unspecifi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the posterior segment of eye
编码LA13.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the posterior segment of eye、未特指的眼后节结构性发育异常、眼后节结构发育异常、先天性眼后节畸形、眼后节畸形
缩写眼后节结构性发育异常-NOS、未特指眼后节结构异常
别名眼后节结构发育不良-未特指、眼后节结构畸形-未特指、眼后段结构发育异常-未特指、眼后段结构畸形-未特指
未特指的眼后节结构性发育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结构性异常证据:
- 眼底检查(直接/间接检眼镜)发现视网膜发育不良、脉络膜缺损或视神经形态异常。
-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证实视网膜层间结构异常(如黄斑发育不良、视网膜劈裂)。
- 影像学支持:
- B超或UBM显示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或眼球壁结构异常。
- 结构性异常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视力减退(≥0.3 LogMAR)或视野缺损(经视野计检测证实)。
- 伴随体征:白瞳症、眼球震颤或斜视。
- 遗传学证据:
- 基因检测发现与眼后节发育相关的致病突变(如PAX6、CHX10等)。
- 典型症状: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已明确分类的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Leber先天性黑矇)及获得性病变(如感染性视网膜炎)。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眼后节结构性评估
├─无创检查
│ ├─OCT(视网膜层间结构)
│ ├─FFA(血管异常评估)
│ └─B超/UBM(玻璃体及周边结构)
└─有创/专项检查
├─基因检测(PAX6、CHX10等)
└─房水/玻璃体活检(仅需排除感染时) -
判断逻辑:
- OCT:
- 视网膜层间结构断裂或缺失:直接提示发育性视网膜病变(如黄斑发育不良)。
- 视网膜劈裂:需与X连锁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鉴别(结合基因检测)。
- FFA:
- 血管无灌注区或渗漏:提示脉络膜血管发育异常,需警惕继发新生血管风险。
- B超:
- 玻璃体混浊伴视网膜脱离:需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其他获得性病变。
- 基因检测:
- PAX6突变阳性:提示神经视网膜分化障碍,可解释视网膜及视神经复合异常。
- OCT: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阳性结果(如PAX6杂合突变):
- 确诊遗传性眼发育异常,指导家系遗传咨询。
- 阴性结果:不排除多基因或表观遗传因素致病。
- 阳性结果(如PAX6杂合突变):
-
血清学检测(TORCH):
- IgM阳性(如风疹病毒):
- 提示先天性感染相关眼病,需重新评估发育异常病因。
- IgM阳性(如风疹病毒):
-
房水/玻璃体活检:
- 炎性细胞浸润:需与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病变鉴别。
-
电生理检查:
- ERG(视网膜电图)振幅降低:提示光感受器功能受损,支持视网膜发育不全诊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结合结构性异常(OCT/B超)与排除其他明确病因。
- 辅助检查以多模态影像为核心,基因检测为重要补充,尤其适用于家族性病例。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解读:基因突变明确遗传模式,血清学检测排除感染干扰。
参考文献:
- 《眼科临床指南》(AAO, 2023版)
- 《先天性眼病遗传学诊断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2022)
- Ophthalmology期刊:眼后节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