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结构发育异常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ocular globes
编码LA10
子码范围LA10.0 - LA10.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ocular globes
同义词Malformations of ocular globes、眼球畸形
缩写EDAD
别名先天性眼球畸形、眼睛发育问题、眼组织发育不良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发生部位
XA0M40 眼球
XA2AF4
巩膜XA0571
瞳孔膜XA13U9
晶状体XA4A75
视神经盘XA9V06
视网膜黄斑XA0B15
瞳孔XA8WV8
视网膜XA96A7
脉络膜XA1S43
睫状突XA1DA5
角膜缘XA9SH1
睫状肌XA4MT3
葡萄膜XA6U53
晶状体悬韧带XA4YS8
周边视网膜XA3GW7
虹膜XA2U02
中央凹XA03X9
睫状体XA4C02
角膜眼球结构发育异常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眼球结构发育异常是指在胚胎期或胎儿期眼球组织发育障碍引起的一系列先天性疾病,涉及眼组织的多种结构缺陷。这些异常可能影响眼球的大小、形状或内部结构(如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并可能导致视觉功能障碍。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许多眼球结构发育异常具有遗传背景,包括单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模式。
- 先天性发育障碍:胚胎发育关键阶段(如视泡形成、晶状体诱导)的异常可导致特定结构缺陷,例如原始玻璃体残留、脉络膜缺损等。
- 胚胎期环境因素:母体妊娠期接触致畸物质(如酒精、沙利度胺)、病原体感染(如风疹病毒、弓形虫)或严重营养缺乏(如维生素A不足)可能干扰正常发育。
- 代谢性疾病: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如半乳糖血症、Lowe综合征)可通过影响眼部组织代谢间接导致发育异常。
- 未知原因:约20%-30%病例目前尚未明确病因(据《Ophthalmology》2021年统计数据)。
病理机制
-
形态学改变:
- 小眼球/无眼畸形:胚胎4-8周时眼原基发育停滞所致,组织学可见视杯分化不全伴神经上皮层结构紊乱。
- 巨眼症:多继发于先天性青光眼导致的病理性眼球扩张,需与高度近视相鉴别。
- 其他结构性缺陷:包括瞳孔膜残留、虹膜睫状体缺损、晶状体囊膜异常等,与神经嵴细胞迁移障碍或凋亡异常相关。
-
生理功能障碍:
- 结构异常直接导致屈光介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感光细胞发育不全(如视网膜发育不良)等视功能损害。
- 继发性改变包括因前房角发育异常引起的婴幼儿型青光眼,以及因黄斑部发育不良导致的永久性视力障碍。
临床表现
- 外观特征:可见角膜直径异常(正常新生儿≥10mm)、睑裂长度异常(足月儿平均27.5mm)或虹膜结构缺损。
- 视觉症状:婴幼儿表现为注视障碍、异常头位,年长儿主诉视物模糊;严重者出现眼球震颤或白瞳症。
- 伴随症状:约35%病例合并全身异常(如CHARGE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需进行多系统评估。
参考文献:《中华眼科杂志》关于先天性眼病的研究报道;国际权威期刊《Ophthalmology》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