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是修复缺牙的常用方法,术后康复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最终效果。而术后疼不疼、怎么处理疼,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今天就从专业角度,跟大家说清楚种植牙术后疼痛的原因、变化规律,以及具体怎么应对。
术后为什么会疼?疼多久?
种植牙需要在牙槽骨上钻孔、植入种植体,这个过程难免会损伤局部组织。术后疼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手术伤口引发的急性炎症;二是骨头自我修复(重塑)时的生理疼痛;三是软组织肿胀后,局部压力变大带来的张力性疼痛。
研究发现,术后疼痛最明显的时段,一般是麻药消退后的2-6小时,但约90%患者的疼痛都不严重——用常用的疼痛评分(VAS)来看,不超过3分(轻度疼痛),属于可控范围。
疼多久和手术复杂程度有关:简单单颗牙种植,通常疼48-72小时;如果需要做上颌窦提升(把上颌窦黏膜往上推一点)或骨增量(加骨粉),疼痛可能持续7-10天。2022年有研究显示,种植体植入每深1毫米,术后疼痛程度会增加约15%。
术后疼怎么处理?分阶梯来
术后前72小时是控疼的关键期,建议按“阶梯法”应对:
-
先试物理方法
- 冷敷要“阶梯式”:每小时敷15分钟,歇15分钟再敷,连续敷48小时(用冰袋或冷毛巾都可以,注意裹层布避免冻伤);
- 休息时把头抬高15-20度(比如多垫个枕头),减少局部充血肿胀;
- 术后24小时后,用生理盐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别用力漱,避免冲开伤口)。
-
饮食要“温柔”
- 术后48小时内别吃热的、辣的等刺激性食物;
- 优先选温度4-10℃的流质食物,比如酸奶、果蔬汁;
- 别喝太酸的饮品(比如pH值小于4的果醋、酸梅汤),避免刺激伤口。
-
药物用对才有效
- 轻度疼(VAS≤3分):先靠物理方法缓解;
- 中度疼(VAS4-6分):可以按需吃对乙酰氨基酚;
-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一定要赶紧找医生——可能是感染了。
这些异常信号要警惕,赶紧找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可能有并发症,必须立即就诊:
- 术后72小时了,疼痛一点都没减轻;
- 局部跳着疼,还发烧(体温超过38℃);
- 脸肿得越来越大,蔓延到脸颊或眼眶;
- 种植区流出脓一样的分泌物;
- 张不开嘴,张口度不到3指宽(约4厘米)。
2023年临床指南提醒:要是不动的时候也一直疼(静息痛)超过7天,得做锥形束CT检查,看看种植体周围的骨材料有没有长好。
帮骨头长牢的小技巧
除了基础护理,还能做这些促进种植体和骨头融合(骨整合):
- 术后第3天开始,用软毛牙刷轻轻按摩种植区旁边的牙齿,给局部一点轻度刺激(别碰到种植体);
- 术后2周内,种植区别咬太用力的东西,压力别超过20牛(大概相当于咬一颗煮熟黄豆的力气);
- 可以记“疼痛日记”,每天记录疼痛程度(比如打1-10分),方便医生判断恢复情况;
- 糖尿病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好:空腹不超过8.0mmol/L,餐后不超过10.0mmol/L(血糖太高会影响骨头愈合)。
研究发现,适度的、不疼的机械刺激能让成骨细胞更活跃,但过度用力会引发种植体周围炎。可以用咬合力测试纸测测咀嚼压力,避免用力过猛。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 吸烟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不吸烟者长2.3天,建议术前2周就戒烟,直到术后4周(抽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延缓伤口愈合);
- 糖尿病患者:因为微循环差,要更注意抗炎护理,必要时医生会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 吃抗凝药的患者:冷敷时要裹层湿纱布(湿性冷敷),避免冻伤皮肤(抗凝药会让皮下容易出血,冻伤后更难恢复)。
总的来说,种植牙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大部分都不严重,只要按上面的方法处理,就能有效控制。关键是要警惕异常信号,及时找医生,同时做好康复护理帮种植体和骨头长牢。另外要建立科学预期:85%患者术后5天就能恢复日常社交,但种植体完全“扎根”(骨整合)需要3-6个月。定期复查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很重要,正常范围是60-75,低于60可能提示骨头没长好。把这些做到位,种植牙才能用得更久、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