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患者常出现以下几类症状:
- 疼痛
约70%的患者会感到上腹部持续的钝痛或绞痛,这种痛还会往腰背部放射,晚上更厉害,可能是肿瘤侵犯了腹腔里的神经丛导致的。有些患者需要吃止痛药控制,规范用止痛药大多能缓解疼痛。 - 黄疸相关症状
如果肿瘤堵住了胆管,患者会出现皮肤和眼白变黄、尿像浓茶一样深、大便像陶土色变浅的情况,也就是梗阻性黄疸。抽血会发现胆红素升高,而且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六成。部分患者还会因为胆汁淤积感到皮肤发痒。 - 消化不好
胰腺分泌功能受损后,患者常没胃口、吃完肚子胀,典型的是“脂肪泻”——每天拉3-5次,大便量多还有恶臭味。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和能量不足的营养不良问题。 - 全身消耗
体重会不断减轻,比如半年内平均能掉10%-15%。还会觉得乏力、发低热,抽血可能发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异常。
针对这些症状,主要有以下综合管理方法:
疼痛管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阶梯镇痛建议:轻度疼痛用对乙酰氨基酚这类非甾体抗炎药;中等疼痛加用可待因这类弱阿片类药;重度疼痛用吗啡这类强阿片类药。如果是神经痛,还可以加用加巴喷丁辅助。现在还有超声引导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顽固疼痛效果不错。
营养干预
要吃低脂高蛋白的食物,每天脂肪不超过40克,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2-1.5克蛋白质(比如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吃60-75克蛋白质)。补充胰酶能帮着吸收脂肪,中链甘油三酯不用胰酶就能消化,是很好的脂肪来源。如果营养不良明显,可短期用点肠内营养粉。
心理支持
要规律和医生沟通,用专门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况。认知行为治疗能帮患者调整对疾病的看法,正念减压训练能减轻照顾者的压力。建议每周做3次家庭支持讨论,每次45-60分钟,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症状针对性处理
黄疸患者可以通过内镜放胆管支架缓解胆汁淤积;没胃口到吃不下的,短期用点糖皮质激素能改善进食;运动要循序渐进,每天总共动30分钟以内,不累就行。
还有一些辅助措施能帮着改善生活质量:
- 环境调节
病房温度保持22-24℃,湿度50%-60%;用柔和的侧光,噪音不超过45分贝;定期换床品,保持皮肤干净干燥。 - 症状监测
每天记症状日记,比如疼得有多厉害、拉了几次、吃了多少;每周测2次体重,评估营养状况。 - 社会支持
联系社区医生建立家庭护理网络,用视频电话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别太孤立。 - 安宁疗护
终末期患者要提前讨论医疗意愿,比如要不要做心肺复苏、用呼吸机这些治疗。可以试试音乐疗法、一起做回忆录,帮着保持心理上的完整。
其实,通过多科医生一起管,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难受症状,维持基本生活能力,让生存体验好一点。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人方案,定期调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