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到的夜间突发性牙痛,其实和冠周炎关系很大。冠周炎是牙齿萌出时常见的炎症,它的夜间疼痛特点是由多种机制共同导致的。有临床数据显示,约67%的冠周炎患者会觉得晚上疼得更厉害,这和它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分不开。
为什么冠周炎晚上疼得更厉害?
冠周炎的夜间疼痛主要和三方面有关:血流变化、口腔菌群失衡,还有神经对疼痛的感知差异。
首先,当牙冠要长出来顶破牙龈时,局部组织会发炎,释放出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这些引发疼痛的炎症因子。晚上躺着的时候,头部的血流会比白天多——2022年《口腔医学研究》的血流分析证实,仰卧时颌面部血流量会增加15%-22%,这会让发炎的地方充血更厉害,神经末梢一直被压迫,疼就更明显了。
其次,唾液分泌有昼夜规律,晚上唾液分泌比白天少60%-70%。唾液本来能帮着清洁口腔、抑制细菌,分泌少了,口腔的自然防御能力就弱了。2023年的微生物研究发现,冠周炎患者晚上口腔里的细菌数量是健康人的3倍,尤其是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这些有害菌变多,反过来又加重炎症,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我们对疼痛的感知白天和晚上不一样。白天要工作、说话、做事情,大脑会自动“调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大概高30%);但晚上周围安静,没什么干扰,大脑会更关注疼痛信号——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晚上的疼痛刺激会让大脑里负责处理疼痛的前扣带回皮层更活跃(比白天多45%),所以同样的刺激,晚上感觉更疼。
冠周炎发作时该怎么应对?
冠周炎的应对要分步骤来:
基础护理可以用38℃温盐水配合0.12%氯己定含漱液交替漱口,这种物理清洁加化学抑菌的方法,能降低局部70%的细菌数量。如果基础护理效果不好,或者疼痛超过24小时还没缓解,甚至出现张不开嘴、脸肿的情况,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做专业处理,比如用局部冲洗加超声波清理深部菌斑(能去掉85%以上的菌斑),再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这类物理治疗缓解炎症;如果炎症比较严重,也会开合适的药物,但一定要遵医嘱使用。要是冠周炎每年发作2次以上,通过拍片确认是阻生齿(牙齿长歪了),2024年的临床指南建议可以考虑择期拔掉。
平时怎么预防冠周炎?
预防冠周炎要从牙齿萌出就开始:
定期查口腔很重要,建议每6个月一次,能早发现牙齿萌出的异常;智齿长出来之前做好预处理,能降低70%的冠周炎风险。饮食上,发炎的时候别吃太烫(超过55℃)或太凉(低于5℃)的东西,坚果这类硬的食物要嚼碎了再咽。如果有夜磨牙的习惯,可以用定制的咬合垫,能减少20%的牙齿摩擦刺激。
总的来说,要想管好冠周炎引起的夜间牙痛,得先明白它的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再加上定期的专业维护。可以建立自己的口腔健康档案,记一下牙齿萌出的时间、炎症发作的次数、之前的治疗效果,这样能帮医生制定更适合你的管理方案。其实,通过科学认知加规范干预,90%以上的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