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松动别急拔!科学治疗保牙成功率超90%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3 12:57:0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38字
牙痛伴牙齿松动的三大常见病因,详解不同病情下的保牙策略,提供科学就医指南,帮助读者避免不必要的拔牙,掌握牙齿自救黄金期。
牙痛牙齿松动根管治疗牙周炎保牙指南
牙痛松动别急拔!科学治疗保牙成功率超90%

牙齿疼得厉害还松动,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拔了算了”。但其实现在牙科技术进步了,大部分情况通过针对性治疗,牙齿是能保住的——临床数据显示,约78%的急性牙痛伴松动的牙齿,都能通过系统治疗保留下来。下面从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帮大家理清楚怎么保牙。

根尖周炎:牙疼咬不了东西?根管治疗能救

突然牙齿剧烈疼痛,咬东西更疼,大多是牙髓(牙神经)感染引发了根尖周炎——牙根周围的组织正处于急性发炎渗水的阶段,所以会有明显的叩击痛(比如用舌头舔或碰到就疼),牙齿也会松动。这种情况不用急着拔,做根管治疗就能解决:把感染的牙髓清理干净,再用生物陶瓷材料把根管填实,帮根尖周围的组织慢慢修复。现在显微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能到92%,就算第一次没做好,二次治疗还有37%的机会保住牙。

牙周炎:牙齿慢慢松、牙龈老出血?清结石+再生术能稳牙

如果牙齿是慢慢松动,还经常牙龈出血、口臭,大概率是慢性牙周炎——牙龈下面的牙结石长期刺激,把牙周组织“腐蚀”了。治疗要分步骤来:第一步先做龈下刮治,把牙龈深处的牙结石彻底清干净;中重度的情况,可能还要做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帮牙周膜重新长好,让牙齿更稳固。2023年的研究显示,系统治疗后,Ⅱ度松动的牙齿(能前后左右动的),稳固度达标的有72%,牙槽骨还能平均长回1.8毫米。关键是要把“祸根”(牙结石)清干净,之后还要长期维护。

外伤松动:撞掉/撞松牙?黄金72小时要抓住

外力撞掉或撞松的牙齿,一定要抢时间——黄金72小时内处理成功率最高。如果牙齿完全掉了,30分钟内用冷藏的方式保存(比如放在牛奶或生理盐水里,别直接用手碰牙根),赶紧去医院复位,之后用弹性夹板固定4-6周。要是牙根折了,折断的位置在牙根中上段,还能做纤维桩核修复,把牙体结构补好,不用拔。规范处理的话,外伤牙保住的概率有60%-65%。

这些误区别踩!好多人因为错认知丢了牙

  1. 别觉得“疼就拔”:现在牙科都是“能保就保”,拔牙只是最后没办法的选择。只要牙根剩下的长度超过8毫米,大多能做桩冠修复(在牙根里打个桩,再做个牙冠),不用拔。
  2. 松动不是都要拔:牙齿松动分度数——Ⅰ度(只能往一个方向动)大多是可逆的,比如上火引起的松动,消了炎就能好;Ⅱ度(能前后左右动)治疗后约65%能改善,别直接放弃。
  3. 不疼了不代表好了:有些慢性根尖周炎,就算不疼,也在偷偷破坏骨头,千万别以为“不疼就没事”,拖久了反而保不住。

想保牙?先走规范流程

  1. 先拍片子看清楚:医生会用根尖片或CBCT(专门看牙齿的CT),精准判断牙根形状、周围骨头有没有被破坏,再定治疗方案。
  2. 分阶段治:疼得厉害的急性期,先开髓引流(把牙髓里的脓放出来)或切开排脓,先控制感染;等不那么疼了,再做根管治疗、刮治这些系统治疗。
  3. 复杂情况多科配合:比如又有根尖周炎又有牙周炎的,需要牙体牙髓科、牙周科、修复科一起商量,制定综合方案,不是单一科室能解决的。

日常这样做,帮牙齿“扛”更久

  • 疼的时候别作:吃冷的流质食物(比如凉牛奶、粥),别吃太烫或太冰的(温度控制在10-40℃之间),可以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减轻炎症。
  • 刷牙要讲方法: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缝刷或牙线,每天两次用“改良巴氏刷牙法”(把牙刷斜45度,轻轻刷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别用硬毛牙刷“戳”牙龈。
  • 定期查牙周:每6个月去洗次牙,做牙周探诊——看看牙龈下面的“牙周袋”深不深,牙齿附着的骨头有没有少,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 突然疼了别硬扛:可以局部涂含丁香油的镇痛药膏缓解,但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止疼药只能顶一时,根源问题没解决,牙齿还是会松。

牙齿是不可再生的“咀嚼器官”,能保住对吃饭、说话甚至脸型都很重要。临床数据显示,经规范治疗的牙齿,5年还在的概率有85%以上。所以一旦出现牙痛伴松动,48小时内一定要去看牙医——现在牙科技术能精准诊断、分级治疗,大部分牙齿都能保住,不用过早面对缺牙的麻烦。记住:能保的牙,别轻易拔!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