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齿疼痛还伴随着发烧时,可能是口腔感染正在扩散的信号。比如牙髓炎会让牙神经像触电一样疼,根尖周炎是牙根周围组织发炎,智齿冠周炎则是智齿旁边的牙龈红肿,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止痛降温要讲究策略
缓解疼痛和发烧得用对方法,别乱试“土办法”。疼痛明显时可在药师指导下用非甾体抗炎药;温盐水漱口也能减轻不适——半杯温水(约240毫升)加一小勺盐(约3克)搅拌均匀,每天漱几次;发烧时用冰袋敷额头,记得用毛巾裹住冰袋,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冻到皮肤。
特别提醒: 如果单次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者体温升到38.5℃以上,一定要及时就诊;别用疼的那侧嚼东西,防止炎症扩散;可以用蘸了丁香油的棉签轻轻涂在疼痛部位,暂时缓解不适。
对抗感染需要组合拳
不同口腔感染的护理重点不一样:
- 智齿旁边红肿发炎时,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龈,别太用力;配合氯己定等抗菌漱口水漱口。
- 根尖周炎患者别用疼的牙咬东西,避免刺激炎症部位。
- 牙髓炎肿起来时,用冰袋冷敷能缓解肿胀。
居家护理还要做好这三点:
- 每天喝够2000毫升水,促进身体代谢。
- 用软毛牙刷以画圈方式刷牙齿,别横着刷伤牙龈。
- 吃温凉的流质食物(比如稀粥、汤面),别吃太烫、太硬的东西。
就医时机的黄金法则
出现这些情况必须立刻去医院:
- 疼痛从“一阵一阵”变成“一直疼”,停不下来。
- 脸颊肿了,或者皮肤发红发烫。
- 张不开嘴的情况超过24小时。
- 发烧超过3天(72小时)还没退。
现在口腔治疗技术很成熟:常规根管治疗成功率能到90%,显微根管能处理更复杂的病例(成功率约95%);用超声骨刀拔牙,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恢复更快。
预防胜于治疗的智慧
做好日常护理,能从根源减少感染:
- 每天用牙线清洁6个牙间隙(每颗牙之间的缝隙),别让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
- 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刷毛变形了就赶紧换。
- 每半年去牙科做一次专业牙周检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 吃了甜食后赶紧漱口,别让糖分“粘”在牙齿上。
特殊人群要多注意:糖尿病患者要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避免血糖高加重感染;压力大的时候警惕夜磨牙,没事可以做下颌肌放松训练(比如轻轻按摩脸颊两侧的肌肉)。
总的来说,牙齿疼加发烧不是小问题,及时用对方法缓解症状、做好居家护理,该就医时别拖延。平时把口腔卫生做到位,才能远离口腔感染的麻烦,守住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