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要命疼”,疼起来脸肿、没法吃饭,甚至连说话都费劲。其实牙痛不是“突然来的”,背后藏着牙齿或周围组织的问题。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牙痛为啥找上门?能保的牙怎么尽量保?哪些情况得拔牙?疼得厉害怎么缓解?还有日常怎么防牙痛。
牙痛为啥找上门?主要3种原因
牙痛的根源就3类:牙周组织发炎、蛀牙烂太深、智齿没长好。
- 牙周炎:牙龈、牙槽骨这些牙齿周围的组织被细菌感染了——细菌黏在牙齿上形成团块(牙菌斑),慢慢钙化变成牙垢(牙结石),刺激牙龈红肿出血,时间长了牙槽骨会被吸收,牙齿就会松动。
- 蛀牙烂深了:蛀牙刚开始只是牙面变黑,要是不管,会越烂越深,直到把牙齿内部的“牙本质小管”(细小管道)暴露出来,外界的冷、热、甜刺激直接传到牙髓神经,就会疼得厉害,甚至没刺激也疼(自发痛)。
- 智齿“闹脾气”:智齿没长全(阻生),牙冠周围的牙龈裹着没长出来的部分,容易藏食物残渣,细菌滋生就会发炎(智齿冠周炎),疼起来脸肿、流脓,连张嘴都费劲。
能保的牙尽量保!这样治
牙齿能救就别轻易拔,医生会先尝试“保存治疗”:
- 牙周问题:先做洗牙(龈上洁治)和深层刮治(龈下刮治)——把牙齿表面和牙龈下的牙垢、牙结石清掉,再把牙根表面磨平整,控制炎症。坚持做牙周维护的人,牙齿存留率比不治疗的高65%。
- 牙髓烂了:要是牙髓已经没法恢复(不可逆牙髓炎),就得做根管治疗——用显微镜辅助清理根管里的烂牙髓,用消毒液冲洗,再用加热的牙胶填满根管,消除炎症。治疗后一定要做牙冠套起来,避免牙齿裂开,成功率能到88%-95%。
这些情况,牙齿可能得拔
不是所有牙都能保,出现以下情况得考虑拔牙:
- 牙槽骨吸收超过牙根2/3:固定牙齿的“地基”没了,牙齿没法稳定;
- 牙齿晃得厉害(III度松动)+深牙周袋:牙周组织已经彻底坏了,没法修复;
- 残根残冠太短:剩下的牙根或牙冠没法做假牙修复;
- 智齿总发炎:反复发作冠周炎、流脓,影响生活;
- 正畸需要:比如排齐牙齿得腾出空间,得拔几颗牙。
拔牙前医生会拍全景牙片,看看牙根形状和旁边的神经、骨头,避免拔断根或伤到下牙槽神经。
急性牙痛先别急!这样缓解
疼得厉害时,先试试这几步:
- 漱口: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漱口,能抑制多种细菌;
-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疼的那侧脸颊,每次10-15分钟,收缩血管、减轻肿胀;
- 吃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疼痛和炎症(遵医嘱用)。
注意:牙髓炎发作72小时内去治疗,保存成功率能高32%!去医院前记清楚:疼是一阵一阵还是一直疼?冷热水会不会加重?之前吃了什么药?这些能帮医生更快诊断。
不想牙痛?日常预防做好这3级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大于治”,分3级:
- 基础预防:每天用巴氏刷牙法(牙刷斜45度刷牙龈沟),刷够2分钟,再用牙线清牙缝——能清掉牙龈下5毫米内的细菌团;
- 化学辅助:用含氟牙膏刷牙,再用0.05%氟化钠漱口水漱口,能让蛀牙风险降30%-40%;
- 专业预防:每半年到一年去医院做牙周检查+全口洗牙,早发现牙垢、牙龈红肿;戴牙套或种了牙的人,要用间隙刷、冲牙器清理牙缝。
总之,牙痛的核心是“防”——日常做好清洁、定期检查,能减少大部分问题。要是真疼起来,别硬扛,及时去医院:能保的牙尽量保,该拔的别犹豫,急性期做好缓解。把这些记牢,牙齿才能陪我们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