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必练三动作降低复发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09-17 16:53: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16字
通过系统性肌肉训练增强腰椎稳定性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本文详解平板支撑、俯卧伸展、臀桥三大基础动作的规范要领,结合运动康复原则指导安全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康复体系。
腰椎间盘突出运动康复核心训练腰背肌锻炼臀桥运动平板支撑俯卧伸展腰椎稳定性康复训练运动处方肌肉耐力脊柱健康运动防护训练强度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必练三动作降低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因为腰椎稳定性不够,出现腰酸、腿疼或腿麻等症状,而科学的肌肉训练能帮着调整脊柱周围的力量平衡,改善脊柱的力学环境,还能降低症状复发的风险。下面这三个基础动作经过临床验证,是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适合大多数患者循序渐进练习。

基础训练:平板支撑——练深层核心稳定

平板支撑能激活腹横肌、多裂肌这些深层的核心稳定肌肉,帮腰椎“扎稳根基”。做的时候双肘撑在地上,和肩膀同宽,脚尖点地,身体保持像平板一样直——别撅屁股,也别塌腰。刚开始可以先坚持20-30秒,慢慢延长到2分钟,每次练2-3组,组间歇1分钟。记得保持呼吸均匀,如果做的时候感觉腰在“使劲代偿”(比如塌腰、腰特别酸),赶紧停下来。

肌力强化:俯卧伸展——激活腰背肌肉

这个动作能锻炼腰后面的竖脊肌,增强腰背力量。趴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用耻骨(小腹下方靠近隐私部位的骨头)当支点,慢慢抬起上半身——注意骨盆别离开地面,动作幅度以不疼为准。抬起来保持5-10秒再慢慢放下,每组做10-15次,每天练2-3组。别仰脖子太厉害,避免累着颈椎。

髋腰配合训练:臀桥——协调髋腰发力

臀桥能同时激活臀大肌和腰背肌肉,帮着协调髋部与腰部的力量。仰卧在地上,膝盖弯起,双脚分开和髋同宽,脚跟踩实地面。慢慢抬起屁股,直到肩膀、屁股、膝盖连成一条直线,保持5秒再慢慢放下。练熟了可以试试单腿做,但要注意保持骨盆稳定(别歪向一边)。每组做15次,练2-3组就行。

这三个动作要按“平板支撑→俯卧伸展→臀桥”的顺序做,先激活深层肌肉,再练浅层力量,最后整合髋腰协调,符合肌肉激活的规律。根据康复指南,每周练3-5次比较合适,两次训练之间至少歇48小时(比如周一练了,周三再练)。练之前一定要热身5分钟,比如做猫牛式伸展(像猫一样弓背、像牛一样塌腰)、前后晃一晃骨盆,让肌肉“醒过来”再开始。

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别贪多——比如先从短时间、多次数开始,每周增加的训练量别超过10%(比如上周每次撑30秒,这周最多撑33秒)。如果练的时候出现腿放射性疼、麻得更厉害,赶紧停,找康复医生看看。研究显示,坚持12周规范训练能明显改善腰椎稳定性,但每个人情况不同,别盲目跟别人比进度。

运动康复不是“单打独斗”,要结合整体治疗方案,最好先找康复医生制定个性化计划。练的时候如果突然疼得厉害,赶紧停,去医院做医疗评估。除了专项训练,日常也要注意姿势——别长时间坐着或站着,搬东西时要屈膝下蹲(别直接弯腰用腰使劲),避免给腰椎额外负担。

总的来说,腰椎的稳定需要肌肉“帮衬”,坚持科学训练能慢慢改善,但一定要“稳”字当头——循序渐进、注意感受、配合医生,才能真正帮到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