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根残冠是不少人都会遇到的口腔问题——牙齿被虫牙蛀得只剩牙根或残缺的牙冠,到底该留还是拔?其实不是所有残根都要“一刀切”,得先做科学评估,再选保留修复或拔牙重建,关键是早处理、选对方法。
残根残冠要不要留?先做“生存评估”
当牙齿只剩残根残冠时,就像地震后的废墟,得先看有没有“重建价值”。现在用三维口腔CT(CBCT)能精准量牙根长度、查牙槽骨密度和根尖周围的病变情况。研究显示,只要牙根保留超过1/2,而且没有病理性吸收,保留下来的成功率能达到87%。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隐裂”——那种肉眼根本看不到的牙根纵裂,是保留失败的“隐形杀手”,得靠医生仔细检查才能发现。
能留的残根残冠,现代技术怎么修?
对于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现在的数字化技术能帮上大忙:
- 显微根管治疗:在手术显微镜下清理根管,能把钙化根管的疏通成功率提高到92%,比普通方法更精准,避免遗漏细菌;
- 纤维桩核技术:用新型玻璃纤维桩代替传统金属桩,弹性和牙本质差不多,能有效分散咬合力,让薄壁的残冠远期存活率提高40%;
- CAD/CAM数字化即刻修复:用口内扫描仪扫一下,30分钟就能完成牙冠设计,当天就能戴临时修复体,不用经历多次就诊的“没牙尴尬期”。
这些情况,拔牙反而更明智
但如果残根残冠符合以下情况,及时拔掉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 牙根吸收超过2/3还伴严重松动;
- 根尖周围的病变范围超过5mm,而且持续6个月没好转;
- 牙冠缺损到牙龈下3mm以上,没法做边缘封闭(容易再蛀);
- 牙根纵裂成“Y”型分叉。
近年研究发现,对于不符合保留标准的患牙,早期拔掉并同时做骨增量处理,种植牙的成功率能达到97%,比反复尝试保留失败后再种效果好很多。
拔牙后怎么补?选对方案很重要
拔牙后要补假牙,得根据骨量、咬合情况和经济能力综合选:
- 活动义齿:适合多颗连续缺牙的人,能自己摘戴,但刚戴的时候需要2-4周适应;
- 固定义齿:得磨旁边的健康牙当“桥墩”,但咀嚼效率能达到天然牙的90%,用起来方便;
- 种植牙:如果骨头条件不够,先做骨增量,之后成功率在85%-90%,就是治疗周期要4-6个月;
- 覆盖义齿:利用保留的牙根当“锚固点”,能减少50%的骨吸收速度,适合想保留部分牙根的人。
预防残根残冠,做好这4点最关键
其实很多残根残冠是可以预防的,重点做好这几件事:
- 每6个月做一次牙科检查,早期虫牙及时补,成功率能高达95%,避免越蛀越严重;
- 有夜磨牙习惯的人,赶紧做个防磨牙垫,能减少30%的牙体折裂风险;
- 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把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率提高60%,让牙齿更耐蛀;
- 吃完酸性食物(比如醋、可乐、柑橘)后,先等30分钟再刷牙——刚吃完酸性食物,牙釉质会暂时脱矿,立刻刷牙容易把脆弱的牙体刷坏。
残根残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或乱处理。发现牙齿只剩残根残冠时,赶紧找牙医做评估:能留的用现代技术修复,该拔的别犹豫,拔后选对修复方案,再加上日常的预防,就能把口腔健康“拉回正轨”。毕竟,不管是留还是拔,最终目的都是让你能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