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科到底看啥病?这8类疾病最常见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0-11 14:03:29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09字
血液病科专注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造血器官相关疾病的诊疗,涵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8大类疾病,通过骨髓穿刺、分子检测等技术实现精准诊断,现代医学手段已能有效控制多数血液疾病。
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尿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
血液病科到底看啥病?这8类疾病最常见

血液是身体的“运输队”和“防御网”,里面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有淋巴系统,每一个都有明确的“分工”——红细胞负责带氧气,白细胞对抗病菌,血小板止血,淋巴系统预防肿瘤。可要是这些“小成员”出了问题,不管是数量太少、太多,还是“性质变坏”,都会引发各种血液疾病,轻的让人难受,重的可能威胁生命。

红细胞的“工作异常”:从太少到太多都危险

红细胞像“氧气快递员”,每天循环全身输送氧气。要是“快递员”数量不足,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身体就会缺氧,总觉得头晕、没力气,像跑了很久马拉松还歇不过来。可“快递员”太多也不行——红细胞增多症会让血液变“稠”,像蜂蜜一样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在血管里。还有种特殊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凌晨起床尿是酱油色的,这是红细胞膜“破了”,在血管里被破坏导致的。

白细胞的“异常信号”:从发炎到癌症的三步曲

白细胞是“身体卫兵”,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主力队员”。要是中性粒细胞突然锐减,得了粒细胞缺乏症,免疫力就像没了“门卫”,普通感冒都可能发展成严重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更危险的是白细胞“叛变”——如果变成恶性肿瘤,就是白血病。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里会疯狂生长没用的异常淋巴细胞,病情进展很快;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更“隐蔽”,有些患者体内携带“费城染色体”却没感觉,直到体检发现白细胞异常升高才确诊。

淋巴系统的“坏细胞疯长”:从良性到恶性淋巴瘤

淋巴系统是“身体防御网”,淋巴结、脾脏都是它的“岗哨”。要是B细胞或T细胞基因突变,可能发展为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些坏细胞像失控的草一样,在淋巴结、脾脏里长成肿块,摸起来硬邦邦的。还有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里的浆细胞异常增生,会把骨头“蛀”坏,出现没摔没碰就骨折(病理性骨折)或莫名骨痛的情况。

骨髓的“生产混乱”:正常造血功能垮了

骨髓是“血细胞工厂”,负责生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要是“工厂”出问题,比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出来的血细胞都是“残次品”(发育异常),没用;骨髓增殖性肿瘤则是“工厂”过度生产,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中的一种或几种长得太多;脾功能亢进更像“过度劳累的清洁工”,会把好的血细胞也破坏掉,导致全血细胞减少,需要通过B超等检查评估脾脏状态。

血小板的“止血失灵”:小细胞的大麻烦

血小板是“止血小补丁”,伤口出血时它会凑过来“堵窟窿”。要是血小板太少,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会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严重时可能引发致命的颅内出血。更危急的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和纤溶系统同时紊乱,一边到处长血栓堵血管,一边又止不住血(比如牙龈出血、尿血)。还有血栓性疾病,可能让年轻人突然脑梗,危险程度不亚于心梗。

现代诊疗技术:精准找问题,创新治疾病

现在医生诊断血液病越来越精准了——通过骨髓穿刺(看“血细胞工厂”的情况)、流式细胞术(给细胞“拍身份证”区分正常与否)、分子遗传学检测(查基因有没有突变),再结合外周血的细胞形态,能准确识别疾病类型。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多新突破,比如CAR-T细胞疗法(用自身免疫细胞杀癌细胞)、靶向药物(专门攻击坏细胞)、新型免疫调节剂,让很多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预后变好了。

总的来说,血液里的每一个“小成员”都关乎健康,一旦它们“工作异常”,就会引发问题。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脸色苍白、爬楼梯喘气)、出血(牙龈老出血、皮肤有瘀斑)、淋巴结肿大(脖子腋下有硬肿块)、骨痛(骨头莫名疼)、发烧老不好,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血液科检查。别自己乱吃药,也别拖着——血液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专业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适合的方案,帮你把“异常的小成员”拉回正轨。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