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急救:警惕肾上腺素致命风险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06 10:45:58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02字
系统解析心源性哮喘的病理机制与急救原则,重点阐述肾上腺素使用的禁忌指征,通过多维度干预方案与风险防控措施,指导公众在急性发作时采取正确处置策略,避免因用药不当引发严重并发症。
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肾上腺素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地高辛呋塞米硝酸甘油硝普钠高流量氧疗
心源性哮喘急救:警惕肾上腺素致命风险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呼吸困难会第一反应是“哮喘发作”,但其实“哮喘”分两种——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它们的病根、危害和应对方法完全不同,搞错了不仅治不好,还可能危及生命,一定要分清楚。

哮喘类型的精准鉴别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问题:气道长期发炎变得敏感,遇到冷空气、花粉或灰尘等刺激,气道就会收缩,导致喘、咳、胸闷,通常能躺平,发作多和过敏原有关。
心源性哮喘是心脏的问题:心脏左边的心室功能不好,没法把血顺利泵出去,导致肺部血管压力骤升,肺部小血管里的液体渗出来形成水肿。它的典型表现是“躺不下的喘”——一躺下就喘得更厉害,必须坐起来才舒服,还可能咳出粉色带泡沫的痰。

两者的区别像汽车故障:支气管哮喘是“油管堵了”,需要通开气道;心源性哮喘是“发动机动力不足”,需要改善心脏功能。要是把治“油管堵”的药用到“发动机坏”的情况,只会越治越糟。

肾上腺素用错了,可能要命

很多人知道肾上腺素能治哮喘,但那只对支气管哮喘有用。对心源性哮喘来说,肾上腺素是“毒药”——它会让心脏跳得更快更用力,同时收缩全身血管,反而加重心脏负担。

临床数据显示,心源性哮喘患者乱用心电图素,死亡风险会增加2-3倍。主要危害有4点:①心脏需氧量激增,加重缺血;②全身血管收缩,心脏泵血更费劲;③容易引发心脏乱跳,严重的会猝死;④肺部血管压力更高,水肿更厉害,喘得更严重。

有三甲医院急诊统计,自己用肾上腺素的患者里,78%反而喘得更厉害,需要插管子呼吸的时间多了12小时。精准诊断是救命的前提,绝对不能乱用药。

心源性哮喘的标准化治疗

心源性哮喘的治疗核心是“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呼吸”,要遵循3个原则:

1. 调整心脏的“前后负荷”

  • 用地高辛这类药增强心脏收缩力,还能控制房颤患者的心跳速度;
  • 用呋塞米等利尿药快速排掉体内多余的水,减少心脏要泵的血量;
  • 用硝酸甘油扩张静脉,让流回心脏的血少25%-30%,减轻心脏“前负荷”。

2. 用对血管活性药物

  • 硝普钠能同时放松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的压力;
  • 低血压患者用多巴酚丁胺维持心脏输出量;
  • 医生会监测血压,避免血压低于85mmHg(平均动脉压),防止器官供血不足。

3. 呼吸支持不能少

  • 经鼻高流量氧疗:通过鼻子给60L/min的高流量氧气,氧气浓度控制在30%-60%,帮着缓解缺氧;
  • 无创通气:缺氧不算严重(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在150-200之间)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 有创通气:如果意识不清、血液pH<7.25,或缺氧很严重(血氧分压÷吸氧浓度<150),就得插管子用有创呼吸机。

现在用标准化流程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传统方案缩短40%,住院周期减少2.5天,效果更明确。

急性发作时,记住“三要三不要”

遇到突然喘得厉害、躺不下的情况,一定要按下面做:

要做的事

  1. 保持半卧位:坐起来,后背靠枕头,上半身抬到45度左右,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 立刻打120:别等,专业医生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
  3. 准备好资料:把既往病历、正在吃的药清单、过敏记录找出来,等医生时给他们看,帮着快速诊断。

绝对不能做的事

  1. 别自己用药:不管是肾上腺素还是支气管哮喘用的β2激动剂(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都不能乱喷;
  2. 别乱调降压药:降压药不能随便加量或减量,否则会影响心脏功能;
  3. 别乱动:哪怕起床喝水都会增加氧耗,加重喘,老老实实坐着等急救。

平时要做好这些准备

心源性哮喘患者要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标注“心源性哮喘高风险”,万一突发情况,路人或医生能快速了解病情。
家庭急救包可以备点医生开的利尿剂片剂、硝酸甘油喷雾(必须是处方药物,不能自己买),还要定期检查有效期,过期了赶紧换,别等用的时候才发现失效。

总之,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虽都叫“哮喘”,但一个是气道敏感,一个是心脏功能差,根本不是一回事。关键要记住:心源性哮喘不能乱用心电图素或支气管哮喘的药;发作时坐起来、打120、别乱动;平时备好处方药物和医疗卡。分清楚类型、用对方法,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