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是生活中常见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冬春季节特别容易高发,典型表现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类病毒大多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一方面会侵袭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另一方面复制时释放的毒素会刺激肠道神经,所以才会出现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据统计,这类病毒感染占急性胃肠炎病例的60%以上,大家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分阶段应对方法
急性期基础管理
急性期最关键的是两个重点——补水和调整饮食。补液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喝50-100ml含电解质的液体就行,推荐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配方的口服补液盐(Ⅲ型),它的钠钾比例更符合人体需求,补起来更有效。饮食上要选低纤维、容易消化的,比如白米粥、苹果泥、蒸南瓜、苏打饼干都是不错的选择;症状发作的时候,千万别吃乳制品和高糖食物,不然会加重肠胃负担,让症状更厉害。
症状缓解小方法
腹痛的时候别急着吃药,可以先试试物理方法:用40℃左右的热水袋敷肚子(每次别超过15分钟,避免烫伤),再顺时针轻轻揉一揉,能缓解肠道痉挛。如果需要用蒙脱石散止泻,记得要在吃其他药前1小时单独用,这样效果才好。发烧超过38.5℃需要用退热药的话,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中的一种就行,千万别同时用两种或以上解热镇痛药,避免伤身体。
病情要盯着这些信号
急性期还要多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发烧超过3天还没退、大便带血或者像柏油一样黑、尿量明显变少(比如半天都没尿)还老觉得口干、肚子一直剧烈疼停不下来。现在医院有快速检测技术,通过粪便抗原检测15分钟就能查出是哪种病毒,医生还会结合血常规里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这样治疗更有针对性。
家庭护理要备这些东西
- 补液用品: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配方的口服补液盐(Ⅲ型)、带50ml刻度的喂药器;
- 调理肠胃的: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测体温的:电子体温计、红外线耳温枪;
- 应急的:呕吐收集袋、消毒湿巾、医用手套。
要不要去医院?看这张表
症状 | 可以先观察的情况 | 得赶紧去医院的情况 |
---|---|---|
排便频率 | 每天最多3次水样便 | 每天5次以上还出现脱水症状 |
体温变化 | 38.5℃以下偶尔发烧 | 烧到39℃以上持续6小时不退烧 |
体液平衡 | 不渴了,尿量正常 | 皮肤弹性变差、眼窝凹陷 |
肚子疼情况 | 一阵一阵轻疼,自己能好 | 一直剧烈疼或右下腹固定疼 |
康复期怎么吃?慢慢来
症状好转后,别着急马上吃正常饭,要循序渐进恢复:前3天先喝米汤、藕粉这类流质食物,好消化;第5天可以过渡到面条、软饭这类半流质;第7天再慢慢回到正常饮食。另外,建议补点含锌的制剂,能帮肠道黏膜更快修复;还要注意至少14天别吃含乳糖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不然可能会再次腹泻。有研究发现,恢复期坚持补充双歧杆菌制剂,复发的风险能降低40%,大家可以试试。
总的来说,病毒性胃肠炎虽然折腾人,但只要做好这几点——急性期及时补液、调整饮食,症状缓解时用对方法,盯着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康复期慢慢恢复饮食,大部分人都能顺利康复。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吃水果前洗干净,喝开水别喝生水,就能有效预防这类病毒感染。如果家里有人得了,要分开餐具、勤消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