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同时出现头晕、鼻塞和走路不稳的情况,可能和三种常见问题有关——耳石症、感冒引发的前庭功能紊乱,或是梅尼埃病。它们都是影响了耳朵里管平衡的“前庭系统”,得先分清原因才能找对解决办法。
一、内耳里“耳石”掉错地方引发的体位性眩晕
耳石症其实是耳朵里的“耳石”(一种碳酸钙小颗粒)掉错了位置。正常时耳石粘在椭圆囊斑上,要是掉下来钻进半规管,一改变体位(比如躺床上翻身、快速低头),耳石就会跟着重力移动,刺激管平衡的神经。这时候人会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一般不超过1分钟,还可能犯恶心、想吐。这毛病能自己好,70%的人三个月内会缓解,但一半人可能复发。
二、感冒引发的前庭功能紊乱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平衡问题,主要是病毒直接攻击前庭神经,或者毒素引起免疫反应。感冒时鼻子黏膜肿了导致鼻塞,还可能通过咽鼓管(连接鼻子和耳朵的小管子)影响中耳压力,让平衡感乱了。大概15%的病毒性感冒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一直晕、走路不稳,一般在感冒后3-7天出现,还会有黄鼻涕、喉咙痛这些典型感冒症状,有的还会因为电解质紊乱觉得肌肉酸。
三、内耳积水导致的慢性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耳朵里的“膜迷路”积水了,主要和内淋巴液循环不好、离子通道异常有关。典型症状是突然晕(持续20分钟到24小时)、听力时好时坏、耳朵响(耳鸣)、耳朵闷,这四个表现常常一起出现。40-60岁的人容易得,17%的人两边耳朵都受影响。晕的时候80%的人眼睛会不自主抖(眼球震颤),不晕的时候可能还有几小时走路像喝了酒一样晃。
四、怎么快速区分这几种情况?
如果同时有头晕、鼻塞、走路不稳,能通过几个特点快速分辨:耳石症是一换体位就晕,不会影响听力;感冒引发的晕会有发烧、急性鼻炎(比如鼻子堵得厉害、流黄涕)的表现;梅尼埃病是晕和耳朵症状(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周期性发作。还要注意,突发性耳聋也可能有类似表现,特点是72小时内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得在3个月内治疗。如果平衡障碍或听力异常超过24小时,建议48小时内做纯音测听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
五、出现症状后该怎么做?
去医院前可以先自己观察这几点:记一下晕是不是在换体位(比如翻身、低头)时发作,有没有耳朵的症状(耳鸣、耳闷、听力降),试试单腿站立能不能站稳(评估平衡功能)。如果确诊是耳石症,Epley复位法能有效缓解症状,但第一次发作的人不建议自行操作。生活上要注意,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避免喝咖啡因(比如咖啡、浓茶),保持充足睡眠,这样能维持内耳微循环稳定。如果出现持续性眩晕或听力急剧下降,要及时去耳鼻喉科做前庭功能评估。
总的来说,头晕、鼻塞、走路不稳同时出现,大多和耳朵里的平衡系统有关,不同原因的表现特点不一样。自己先观察症状,要是有持续的不适或者听力变化,别拖着,赶紧去医院找专业医生检查,早明确原因早处理,能少受很多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