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头晕还伴随肢体发麻、发痛等异常感觉,可能是颈椎出问题的信号。30岁以上人群里,颈椎退化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要是出现神经压迫的症状,往往说明病变已经需要干预了。
神经为什么会受伤害?
1. 神经根被压
颈椎间盘退化后,会压迫到神经根,引起胳膊像过电一样疼,或者头皮有发麻、像蚂蚁爬的感觉。尤其是颈5-6节段出问题时,容易影响到枕神经,常见头顶有蚂蚁爬一样的痒感。
2. 脊髓被压
椎管变窄、长骨刺会压迫脊髓,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做精细动作费劲,比如系鞋带、扣扣子变难;再发展下去,走路会不稳,手脚协调能力变差,得警惕神经越来越受伤。
3. 交感神经被刺激
颈椎上的骨刺刺激到颈动脉窦,会打乱自主神经的功能,除了心慌、耳鸣,还会让头皮血管收缩异常。这类患者往往睡不好觉,症状越重越睡不好,睡不好又加重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怎么确诊?
如果症状连续超过3天还没缓解,建议去做系统检查:
- 体格检查:医生会做一些针对性的神经检查,比如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看看神经有没有受压。
- 影像检查:X线能看骨刺的样子,MRI可以更清楚脊髓受压的情况,必要时还要做血管造影。
- 神经功能检测:肌电图能测出神经传导的异常程度,帮医生判断神经受伤的情况。
怎么治?分阶段来
保守治疗(大部分人先试这个)
- 药物方面:遵医嘱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和抗炎止痛药。
- 物理治疗:先找专业医生评估,再做颈椎牵引或电疗、热疗等物理治疗。
- 康复训练:可以学麦肯基疗法里的俯卧伸展训练,每天分几组做,帮颈椎恢复。
手术治疗(实在没办法才选)
如果力气越来越小、大小便控制不住,或者保守治疗没效果,可能需要手术。现在常用的手术有微创摘髓核、椎间盘置换等,要多学科医生一起评估决定。
上班时怎么护颈椎?
- 调工位:显示器顶部要和眼睛齐平,键盘放在胳膊自然下垂能碰到的位置,别低头看屏幕。
- 间歇动一动:每坐45分钟,起来做2分钟颈椎操——慢慢仰头咽口水(拉伸颈后)、让耳垂碰肩膀(拉伸侧颈),别太用力。
- 睡对枕头:选能支撑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比如中间低、两边高的),别用太高或太硬的,保持颈椎自然的弯度。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别拖,立刻就医:
- 短期内手捏东西没力气,比如握不住杯子、拿不稳笔;
- 腿突然像过电一样疼,像有闪电串过去;
- 头皮麻的地方越来越大,比如从头顶蔓延到额头;
- 一直头晕,还跟着呕吐,站都站不稳。
临床数据显示,早发现早干预能让大多数患者好转。其实颈椎问题不可怕,只要养成科学的护理习惯——比如坐对工位、定期动一动、睡对枕头,再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就能大大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平时多关注颈椎的“小情绪”,才能避免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