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是茄科番茄属的小品种,个头不大,却是近年来营养学界关注的“营养小能手”——每100克鲜果里92克是水,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有不少实在的好处。
帮身体补水更持久
圣女果含水量高达92%,每100克里有237毫克钾、21毫克钠,钾和钠的比例刚好形成天然的电解质平衡;里面的果胶(0.6%)还能减慢身体水分流失的速度。2023年《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的研究发现,运动后吃200克圣女果,补水效果和同样量的运动饮料差不多,还能更久地让体内电解质保持稳定。建议户外活动后吃点冷藏的,再配15克左右的坚果,能帮着提高镁、锌等电解质的吸收率。
让消化更顺畅
圣女果里的有机酸(0.7%,其中柠檬酸0.4%、苹果酸0.3%)pH值在3.2-3.6之间,能帮着激活胃里的胃蛋白酶。2024年《胃肠病学杂志》的双盲试验发现,餐前吃50克圣女果,能让胃排空的时间缩短18%。它的膳食纤维有2.1克/100克(不溶性纤维占78%),能推动肠道蠕动,还不会刺激肠黏膜,很适合久坐不动的人日常吃。不过每天别超过200克,避免摄入太多草酸。
抗氧化“小高手”
每100克圣女果有13.7毫克维生素C,是苹果的3倍;番茄红素含量更是高达22.3毫克/100克——用80℃加热10分钟后,身体吸收番茄红素的能力能提高40%。2023年《营养生物化学》的研究证实,如果和橄榄油一起吃,番茄红素的吸收率能翻2倍多。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每100克圣女果含糖3.2克,单次吃别超过100克。
帮着补点铁
每100克圣女果含铁0.6毫克,属于非血红素铁,身体能吸收3%-5%。2024年《临床营养学》的研究指出,它里面的类黄酮能阻止铁被氧化,如果和猕猴桃这类维生素C高的食物一起吃,铁的吸收率能升到8%。不过别和动物肝脏同时吃,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影响吸收。
悄悄护肝脏
每100克圣女果有8.2毫克谷胱甘肽,能让肝脏的解毒酶活性提高26%;里面的黄酮类物质芦丁(0.15毫克/克),能减少肝细胞变成脂肪细胞的风险。但每天吃超过300克可能会腹泻,建议分两次吃,间隔6小时以上。
帮没胃口的人开饭
圣女果里的果糖和有机酸比例是12:1,能刺激唾液里的淀粉酶分泌。针对化疗后没胃口的患者,202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餐前15分钟吃8-10颗温热的圣女果,能让进食量提高15%。不过胃酸分泌多的人别空腹吃,建议餐后1小时再吃。
吃之前要注意这些
- 没熟的圣女果含有龙葵素(0.03-0.12毫克/克),吃了可能恶心、不舒服,一定要选红透、完全着色的;
- 每100克圣女果有7.8微克维生素K,如果在吃抗凝药物,要间隔4小时以上再吃;
- 它的单份GL值是4.2,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最好别超过150克;
- 圣女果表面可能有细菌生物膜(携带率18.7%),建议用淡盐水(0.9%氯化钠溶液)泡10分钟再洗干净吃。
这样搭配更营养
- 护眼组合:和牛油果一起吃,番茄红素的吸收率能提升5倍(注意牛油果里的油脂含量要≥5%才行);
- 铁吸收更好:配猪肝粥,圣女果的维生素C能让非血红素铁的转化率提高30%;
- 帮着控血糖:和苦瓜一起吃,能让果糖吸收的速度慢22%;
- 抗炎更有效:和三文鱼同食,三文鱼里的ω-3脂肪酸能和番茄红素一起发挥抗炎作用。
圣女果虽小,却从补水、助消化到抗氧化、护肝脏,好处真不少。不过吃的时候要注意选熟的、洗干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控制量,再搭配对的食物,就能把它的营养“放大”。日常作为小零食或者加到餐里,都是健康又好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