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黑便急救四步法!关键护理降低再出血风险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08-31 14:53:0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06字
深度解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五大病因、黄金急救四步法及康复期三大核心护理要点,结合最新医学指南揭秘日常预防妙招,助您掌握危急时刻的科学应对策略。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急救措施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
呕血黑便急救四步法!关键护理降低再出血风险

突然呕血或拉柏油样黑便时,别急!先学会这些能救命的知识——这是消化道在发“红色警报”,提示上消化道正在出血。我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约0.1%-0.5%,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掌握正确应对方法,关键时候能扭转局势。

五大病因揭秘:消化道为啥会“出血”?

消化道就像一根精密的“输送管”,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漏水”。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长期腐蚀黏膜形成的溃疡,就像管道被锈穿了个洞,占急性出血病例的30%-40%;第二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这类血管异常扩张大多出现在肝硬化患者身上,占20%左右;第三是急性胃黏膜病变,比如严重感染、大手术、长期熬夜等应激情况,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占15%-20%;还有进展期胃癌等肿瘤侵蚀血管引发出血,占5%-10%;另外,Dieulafoy病变等先天性血管畸形也会导致出血,占5%左右。要注意的是,长期吃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常见的退烧药、止痛药)的人,出血风险会比普通人高2-4倍,这类出血近年越来越多。

黄金急救四步法:关键时候这么做

第一步:马上躺成半坐半卧的姿势(上半身抬高15-30度),别让呕吐物呛进气管里,保持呼吸通畅;第二步:用冷盐水漱漱口,冷水能让口腔和咽喉附近的血管收缩,帮着止血;第三步:缓慢喝150-200ml冷盐水(如果没有,用凉白开加一点盐也可以),但别喝太快太多;第四步:赶紧打120!等救护车的时候,要盯着自己或家人的呼吸、脉搏,有没有头晕、心慌加重的情况。

千万不要自己乱吃药止血!没经过医生评估就吃药,可能会掩盖真实病情,错过做胃镜止血的最佳时间。等医生来之前,别吃别喝,尽量躺着不动,每15分钟测一次血压和脉搏。

止血后护理:降低再出血风险

止血后要抓好三大核心:第一,48小时里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重点看收缩压(高压)是否维持在90-110mmHg之间;第二,饮食慢慢来——出血停了24小时后可试饮温水,48小时后过渡到流质食物(比如米汤、藕粉),再逐步加半流质(比如粥、软面条),别着急吃硬的、辣的;第三,皮肤护理要做好,避免身体局部长时间压迫,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干净干燥。

还有三个指标要盯着:血红蛋白超过70g/L、收缩压不超过110mmHg、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研究证实,规范化护理能让再出血风险降低40%-50%。

预防复发:把“防线”筑好

日常要做好这些防护:戒烟酒,尽量少用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用之前一定要问医生;肝病患者定期查肝功能,控制门静脉压力;40岁以上人群每2年做一次胃镜,长期吃上述药物的人,要找医生开点保护胃黏膜的药(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另外,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少吃辣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复发的三大关键。

总之,突发呕血黑便别慌,先按急救步骤处理,止血后好好护理,平时做好预防,就能大大降低风险。记住,科学应对比乱着急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