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反复破溃的困扰,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俗称“烂嘴角”的口角炎,其实是皮肤黏膜交界处常见的炎症反应。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成人每年得口角炎的概率高达18.7%,冬天更是高发期。要解决这个烦人的问题,得先从多个角度弄清楚它的发病原因。
营养不够,嘴角先“报警”
维生素B族对维持黏膜健康特别重要,缺乏B2、B6这些营养素,会直接削弱皮肤黏膜的修复能力。研究发现,每天维生素B2吃不够,得口角炎的风险会明显上升。铁、锌等微量元素不足,也会让嘴角局部的免疫屏障变弱,这也是为啥饮食单一的人更容易得口角炎的原因。
微生物“作乱”,嘴角遭了殃
用显微镜看口角炎的伤口,会发现往往是多种微生物一起“搞事情”。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免疫力差的时候会大量繁殖,菌丝会破坏皮肤屏障,造成嘴角糜烂;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到季节交替时也会引发炎症。研究还发现,不少慢性口角炎病例里,都有细菌在嘴角定居繁殖的情况。
坏习惯“火上浇油”,越弄越严重
舔嘴角这个看似无害的小动作,其实是“越舔越糟”的坏习惯——唾液蒸发会带走皮肤本身的保湿因子,等嘴角湿度低于临界值,角质层含水量大幅下降,就会形成“干裂→渗液→结痂”的恶性循环。咬嘴唇的习惯还会造成微小机械损伤,给病菌打开入侵的“通道”。
环境太“干”,嘴角扛不住
冬天空气湿度低于40%时,皮肤表面水分流失会明显加快;温度忽冷忽热的刺激,会让嘴角局部血液循环变乱,出现特殊症状。研究显示,把室内湿度保持在合适范围,能让口角炎复发率降低42%。
做好这几点,轻松防“烂嘴角”
- 吃对食物补营养: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建议每天吃深色蔬菜、优质蛋白这类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补充营养素。
- 给嘴角“穿”保护衣:选含有基础润肤成分的护唇产品,优先用无刺激配方;晚上用保湿效果更好的护理方式,给嘴角形成一层保护膜。
- 改掉坏习惯:通过替代行为改善舔嘴角、咬嘴唇的习惯,比如用有提示作用的护唇产品;必要时用物理屏障辅助矫正(比如戴小口罩)。
- 调整环境湿度:合理用加湿器维持室内适宜湿度,外出戴口罩减少环境刺激;也可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如果嘴角糜烂持续不愈,建议去医院做系统评估。最新临床指南指出,反复发作者要关注基础健康状况,必要时做微生物检测明确病因;日常护理中若出现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要及时找医生帮忙。
预防口角炎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营养、注意局部保湿、纠正不良习惯,再配合科学环境管理,才能真正告别“烂嘴角”的尴尬。皮肤健康从细节做起,这些看似简单的防护措施,其实是守护健康的重要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