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喉部受到病毒或细菌侵犯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炎性因子,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喉黏膜会肿到正常的3-5倍——就像道路施工占了车道,通气的空间变小了。气流通过窄小的气道时速度会变快,这种快速气流会带动喉咙里的软组织(比如悬雍垂、软腭)振动得更厉害,于是就出现了标志性的鼾声。
为什么晚上症状会更重?
睡着后,咽喉肌肉会放松,张力比清醒时下降约40%,再加上炎症引起的水肿,双重作用下气道能通气的空间会缩小60%左右。当气流速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悬雍垂、软腭这些组织会开始周期性振动,而这种振动的频率正好是人类鼾声的主要来源。
症状重不重,看这几级
轻度:只有仰着睡时会断断续续打鼾,翻个身侧着睡就能缓解。这时候气道直径比正常小1-2毫米,呼吸阻力增加16%-30%。
中度:会一直打鼾,还偶尔有5-10秒的呼吸暂停,晚上会频繁醒过来。此时气道直径小2-3毫米,呼吸阻力增加30%-50%。
重度: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骨之间、剑突下(胸口下方)会陷进去(也就是“三凹征”),呼吸特别费力,甚至肚子和胸部的起伏会反过来(胸腹矛盾运动)。这时候气道直径小超过3毫米,呼吸阻力增加50%以上。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别犹豫,马上就诊:
- 呼吸暂停超过10秒,还反复发生;
- 晚上频繁醒,同时心跳忽快忽慢;
- 白天特别困,连正常工作、学习都受影响;
- 小孩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 咳嗽像狗叫,或者吸气时喉咙发出“喉鸣”声。
特别要注意:小孩的喉腔本来就比成人小50%-60%,得了急性喉炎可能很快就会堵喉咙,一定要盯着呼吸——比如有没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或者嘴唇发紫。
这样做能缓解症状
调整环境: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22-25℃;别接触花粉、尘螨这些过敏原,也别闻油烟、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
睡对姿势:尽量侧着睡,用记忆棉枕头让脖子保持自然弯曲;床头垫高15-20厘米,能减少胃酸反流对喉咙的刺激(胃酸反流会加重黏膜水肿)。
局部护理:用生理盐水做雾化可以减轻黏膜肿;泡温水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别大喊大叫(过度用声会加重水肿),也别吃辣的、咸的、烫的等刺激食物。
监测症状:可以用便携式血氧仪测晚上的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一直低于90%,说明缺氧了,得赶紧去医院。
不想复发?抓住这3点
- 控环境:过敏季节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换床单被罩(每1-2周换一次),减少尘螨接触;
- 练呼吸:每天做10分钟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收回去),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气;
- 调免疫:按时打流感疫苗,戒烟限酒(烟会损伤喉黏膜的防御功能);有胃酸反流的人,别吃太饱、别吃完就躺。
还要提醒:长期抽烟的人,喉黏膜上负责清除异物的纤毛功能会下降60%,一定要尽早戒烟;有慢性咽喉炎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喉镜检查。
其实,喉部炎症引起的打鼾、气道阻塞,核心是“减轻炎症、保持气道通”。不管是调整睡姿、用加湿器,还是监测血氧,都是为了减少喉咙的负担;而预防复发的关键,就是避开过敏原、增强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如果出现呼吸暂停、喉鸣、嘴唇发紫这些危险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小孩,喉腔小、进展快,更不能大意。


